生态中国网 >  碳讯周报 >  正文

碳讯周报(2022年8月15日-8月21日)| 科技支撑“双碳”实施方案公布;2023年初步建成统一规范碳核算体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1-12 13:50:16

字号

一、碳中和政策


1、科技支撑“双碳”实施方案: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


8月17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到2030年,进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持续大幅下降。


2、2023年初步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部门协作机制,初步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全面提高,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数据支持。《方案》针对区域层面(国家和地方)、行业企业层面、产品层面三类核算对象,同时结合服务于谈判履约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要求。


3、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下水电大省四川限电


8月以来,全国大范围陷入持续高温,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下,多地电力供应紧张。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重庆等多地已经启动有序用电。四川省紧急制定了《四川省2022年迎峰度夏部分高载能行业停产让电于民实施方案》,从8月14日-20日(据最新消息,时间将延迟到8月25日),对部分高载能企业实施了停产让电于民的调控,让出用电负荷约700万千瓦。


当前,四川省电力供需形势已由7月的高峰时期电力“紧缺”,转变为全天电力电量“双缺”的严峻局面,预计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同期增加25%,电力保供已经进入最严峻最极端的时刻。国家电网提出,将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组织跨区跨省余缺互济,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同时,增大水电留川规模,大幅削减四川低谷年度外送计划电力。


4、中央气象台发布南方高温干旱双预警


中央气象台8月20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7月21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高温预警、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本轮高温将持续到25日,26日至27日南方地区高温范围将减小、强度有所减弱。


同时,中央气象台20日升级气象干旱预警,由原来的气象干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这也是第三天连续发布气象干旱预警。未来三天,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和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多省(区、市)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范围明显加大。预计,未来3天,上述旱区大部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5、欧洲高温干旱加剧能源和粮食危机


今年2月以来,欧洲的能源形势急剧恶化。在席卷全欧洲的罕见干旱加码下,欧洲还面临着莱茵河水位下降带来的内河航运问题,河流干涸带来的水力发电问题,还有土地干涸和山火频发进而影响到的粮食危机。不少欧洲国家的电力生产也因此面临严重威胁。


8月18日,受能源供应吃紧和天气等原因影响,欧洲天然气基准荷兰TTF天然气期货结算价上涨6.7%至每兆瓦时241欧元,刷新了3月初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创下的收盘纪录。8月19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再度上涨。


欧洲电价也在上涨。8月19日,德国明年交付的电力价格涨逾1%,达到创纪录的545欧元/兆瓦时,法国和北欧等地电价本周也连创新高。根据英国政府最新分析,英国可能在今冬面临约为峰值需求六分之一的电力缺口。


6、国家能源局:1-7月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超两位数


8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6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


7、川渝联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电网一体化,提高能源安全储备能力


8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发布《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共提出七大重点任务:建设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提高能源安全储备能力,推动能源消费清洁转型,提高能源现代化治理能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能源产业竞争能力。


《方案》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品质进一步改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


8、浙江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十大优秀案例


8月16日,在首届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发布了《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十大优秀案例》,作为浙江进一步总结提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十大优秀案例分别为:1.泛亚运城市级低碳新型电力系统;2.氢能“制-储-运-用”关键技术;3.船舶绿色低碳技术与装备;4.近海碳通量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5.农业与土壤减污降碳协同防治技术;6.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供应示范;7.风力发电技术与装备;8.规模化光伏产业集群;9.碳汇金融支持体系;10.零碳未来乡村示范。


二、绿色金融


1、马骏: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应构建五大模块


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九部门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是支持和加速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也为参与试点的地方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马骏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有大规模的投资,而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其最大瓶颈。基于我国多年来在地方开展绿色金融试点的成功经验,要在地方上有效推进气候投融资,至少要构建包含如下五大模块的体系:气候投融资项目界定标准、碳核算与气候信息披露要求、项目与资金对接机制、绿色金融与转型产品创新、政府激励措施等。如果设计和落实得当,由这五个模块构成的体系可以在防范“洗绿”风险的同时有效动员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气候投融资项目。


具体而言,马骏建议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参照现有的绿色金融目录(如《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有明确气候效益(即可以产生气候减缓和适应效果)的项目清单,作为选择气候投融资项目的界定标准;建立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碳计量和监测体系,建立重点行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并明确要求在试点地区针对企业和个人建立碳账户;在本地建立绿色项目库,实行项目与资金高效对接;重点开发支持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的转型金融产品等;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金融激励政策,创新激励措施等。


2、中国银行披露第二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


8月1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行)向公众披露了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项目数量、碳减排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碳减排贷款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


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银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下,合计向231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841290.40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59%,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5071568.58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有上海白鹭新能源崇明区128MW渔光互补项目、图木舒克粤电瀚海兵团三师40万千瓦光伏项目、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项目等。本年度,中国银行累计向306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230532.82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1%,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8453451.82吨二氧化碳当量。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以来,中国银行累计向396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5578151.15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1%,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12692486.33吨二氧化碳当量[ 扣除第一次、第二次自查后申请扣减的金额。


3、南京银行拟发行不超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南京银行8月15日公告,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通过关于审议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议案。议案提出为贯彻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服务绿色发展,支持绿色产业,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拟发行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


议案规定各次债券期限原则上不超过 5 年期,可分为3 年期和5 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各次债券募集的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满足公司资产负债配置需要,充实资金来源,优化负债期限结构,全部用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规定的绿色项目。


4、广碳所与中信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双碳”战略


8月18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广碳所”)与中信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信证券与广碳所将围绕碳交易、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碳金融跨境业务创新等多个领域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对重大合作事宜进行协商和决策;对碳市场创新业务、碳金融衍生品等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示范项目。


根据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深化在国际化、市场化方面的合作,共同聚焦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碳排放交易、发展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要求,共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5、川渝携手打造气候投融资示范先行区


8月16日,据重庆两江新区消息,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将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气候投融资示范先行区。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推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合作十大重点任务,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其中之一。


具体而言,双方将联合争取气候投融资试点。加快推进华能两江燃机二期项目等川渝合作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联动做好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监管工作。共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检验检测企业库,互通维保单位执法信息。


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后续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上,双方将在政策互通、项目互认、智库共享等方面积极合作,联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气候投融资示范先行区。


6、河北推出首个专门支持节水工作的绿色贷款业务


8月16日,河北省水利厅、省工信厅、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在石家庄举行绿色金融支持河北省“节水贷”业务签约仪式。“节水贷”业务是河北推出的第一个为节水工作提供金融支持的绿色贷款业务。该产品主要针对节水技术改造、供水管网改造、计量监测和漏损管控体系建设、非常规水源利用、分质供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节水专业化服务等项目和各类节水企业给予融资支持;优先支持水效领跑者企业、省级节水型企业,以及通过国家节水标志证书的产品和装备制造企业。是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节水领域的专属贷款。


撰稿:李德尚玉、李明明 (实习生 王彤烨、张旭)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