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生态中国网微博 生态中国网公众号
  •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环保
  • 旅游
  • 碳中和
  • 视频
  • 科技
  • 产业
  • 智库
  • 专题
生态中国网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 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林业
  • 产业
  • 旅游
  • 环保
  • 文化
  • 政策
  • 公益
  • 智库
  • 认证
相关频道 技术 能源 材料 设备 监测
  •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 我科学家发现让水稻“不怕热”基因

    我科学家发现让水稻“不怕热”基因

  • 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我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我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 国有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升级 土地管理将形成全流程信息化链条

    国有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升级 土地管理将形成全流程信息化链条

技术

更多 >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铜-碳化铁界面型催化剂,实现了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烯烃。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科技日报 2022-05-16
通过基因调控 天然彩色棉新增亮眼色系

通过基因调控 天然彩色棉新增亮眼色系

你能想象到的棉花是什么颜色?除了常规的白色,科研人员通过基因解析、调控,令棉花盛开之时,也能呈现橙色、蓝色等鲜亮色泽。

科技日报 2022-05-10
  •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 通过基因调控 天然彩色棉新增亮眼色系
  • 同位素研究解开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成因
  •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 “无人”科技守护中华白海豚
  • 张掖民乐:“生物液态地膜”助力绿色发展
  • 煤制天然气催化剂 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

能源

更多 >
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5月13日,华东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长龙山电站)最后一台机组一次性启动成功,正式进入调试试运行阶段,向今年6月底全面投产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科技日报 2022-05-16
铂金太贵?新催化剂让氢燃料电池成本大降

铂金太贵?新催化剂让氢燃料电池成本大降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氢燃料电池,它使用的催化剂由铁而非稀有昂贵的铂制成,降低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该技术让氢燃料广泛部署成为可能,最终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世界走上净零排放的道路。

科技日报 2022-04-27
  • 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 铂金太贵?新催化剂让氢燃料电池成本大降
  • 助力油气资源高效开发 我国首条“璇玑”系统“智造链”建成投产
  • 连城县混合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云签约仪式举行
  • 碳市场“上新”:海碳中心能否靠蓝碳走出去?
  • 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就《“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答记者问
  • 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项目在德令哈开工建设

材料

更多 >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工艺,利用工业电石渣和尿液中的尿素这两种常见的废料来制造生物水泥,新方法能使生物水泥变得更环保及更可持续,有望在土壤改良、控制海滩侵蚀以及文物雕像修复等方面“大显身手”。相关研究发表于《环境化学工程杂志》。

科技日报 2022-05-17
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面世

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面世

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兰花牌”橡胶防老剂产品6PPD和TMQ被国际权威认证公司TUV南德意志集团认证为碳中和产品。

新华网 2022-05-13
  •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 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面世
  • 仿蛛丝微纤维:“凭空取水”能力超强
  • 我科学家发现让水稻“不怕热”基因
  • 又一公司加码锂电池材料 已有多家公司加快扩产
  • 把造纸废料“扔”到海里吸油去
  • 新型聚酮合酶助碳—碳键合成能力更强大

设备

更多 >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5月11日,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该设备是中国海油牵头实施的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项目的重要部分,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科技日报 作者: 操秀英 2022-05-11
全球首艘大型动力定位浅水特种勘探船在大连下水

全球首艘大型动力定位浅水特种勘探船在大连下水

中国石油4月27日发布消息,东方物探全球首艘大型DP浅水特种勘探船“BGP INNOVATOR”(BGP 创新者)号,在大连完成建造并顺利下水。

科技日报 2022-04-29
  •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 全球首艘大型动力定位浅水特种勘探船在大连下水
  • 我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十亿千瓦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安装完工
  • 开州:全国首个光伏智能养鸡场投用
  • 中国储能配比率最高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开建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建环境研究院

监测

更多 >
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我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我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5月4日中午,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第一梯队12名队员成功登顶,在珠峰8830米架设了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科技日报 2022-05-06
国有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升级 土地管理将形成全流程信息化链条

国有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升级 土地管理将形成全流程信息化链条

为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进一步加强国有储备土地(以下简称储备土地)资产管理,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土地储备有关信息,维护所有者权益,自然资源部对储备土地监测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

人民网 2022-04-26
  • 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我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 国有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升级 土地管理将形成全流程信息化链条
  • 2021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评述和2022年发展展望
  • 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
  • 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 地质灾害“侦察卫士”全力护航冬奥
  • 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热门话题
  • 1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 2 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 3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 4 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面世
  • 5 仿蛛丝微纤维:“凭空取水”能力超强
  • 6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 7 我科学家发现让水稻“不怕热”基因
  • 8 通过基因调控 天然彩色棉新增亮眼色系
  • 9 又一公司加码锂电池材料 已有多家公司加快扩产
  • 10 同位素研究解开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成因
推荐阅读
  •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 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 微博: weibo.com/u/6012681959

  • 头条号: 生态中国网

  •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生态环境部官网 自然资源部官网 农业农村部官网 国家林草局官网 水利部官网 国家发改委官网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央视新闻 央视网 央广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新网 人民日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网 中国碳交易平台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碳交易网 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水网 中国大气网 中国固废网 中国水业网 国际在线生态频道 澎湃新闻绿政公署 新浪网环保频道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IPE 《环境保护》杂志 《亚洲环保》杂志
  •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邮箱  |  chinaecological@eco.gov.cn
  • Copyright © 2012 eco.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生态中国网 京ICP备12047798号-1  Powered by smarta 京公网安备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