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由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联合总承包的全国最大智能化矸石充填系统,日前在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正式投运。该系统年处理矸石量可达200万吨,采用全国最大型充填泵,最大泵送能力每小时400立方米,高浓度浆体管道水平输送距离达8公里。
11月28日,我国涉海距离最长的城市燃气管线——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正式通气运行。
11月16日,由中国船舶武汉船机总包建造的“华西1600”1600吨海上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交付。
日前,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东方电气风电(福建)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顺利下线。这是目前已下线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
中国海油近日发布消息,在深圳东南约180公里的陆丰8-1平台,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成功“点火”,正式投入使用。
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10月11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
日前,在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区块,“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发布了我国首张超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新进展。
9月19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2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海峰1001”正式交付。这是目前国内起重能力最强、作业水深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将重点服务于国内深远海风电场大机型吊装作业及风机基础施工。
国家航天局今天发布消息,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于近日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成功展开,卫星工况正常,状态良好,后续将继续开展在轨测试等工作。
8月13日1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遥九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四号01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