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鲍鱼,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的红色名录,传递了什么信息?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2-12-12 16:54:52

字号

儒艮、鲍鱼、柱状珊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9日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种。据新名录所评估的海洋物种中近10%面临灭绝危险。


这份世界物种的“生死簿”上,再次添加了一些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而这些名字背后,是更为残酷的消息。


image.png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什么?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从1964年开始编制的物种名录。


它是全球动物、植物和真菌类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最权威的名录,根据规则,物种的濒危现状分为最高级别的“灭绝”,然后依次是“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未评估”。


今年的名录传递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动物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鲍鱼,危!


鲍鱼,是软体动物门原始腹足目鲍科下物种的泛称。关于鲍鱼种类数目的界定一直有争议,目前最周全的处理方法是划分为有56种有效种,另有18种亚种。除南美的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和美国的东海岸以外,各大洲的沿海水域均有鲍鱼分布。其中,绝大多数野生鲍鱼分布在新西兰,南非和澳大利亚,北美洲西部和日本沿海的冷水中。


image.png


野生鲍鱼的种类不算多,它们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对鲍鱼的生存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全球鲍鱼中有20种面临灭绝危险 。而鲍鱼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可持续的采收、非法捕捞以及气候变化、疾病和污染让问题雪上加霜。


比如,海洋热浪日益频繁和严重,2011年就曾导致西澳大利亚最北部地区99%的罗氏鲍死亡。


不同种鲍鱼,造成其濒危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滥捕滥捞


上世纪7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州开展白鲍、黑鲍的商业捕捞,并在7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但由于鲍鱼数量急剧减少,在80年代、90年代分别受到了严格限制,管理部门通过限制捕捞鲍鱼的大小和季节,来减少捕捞鲍鱼的数量。但即使采取了这些保护措施,野生鲍鱼的数量还是因商业捕捞而大大减少,种群恢复能力也受到严重打击。


虽然已经采取了捕捞限制,但真正令人头疼的还是鲍鱼的偷猎。例如黑鲍的偷猎,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中部沿海偏远地区,那里的黑鲍数量相对较多,偷猎现象也更严重。偷猎减少了野外黑鲍的丰度,进一步降低了种群长期繁殖和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


南非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初,鲍鱼在南非的产量也是比较丰富的。随着捕捞活动渐渐盛行,面对鲍鱼数量的锐减,南非政府不得不从上世纪末开始限制每年可捕捞的鲍鱼吨数,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成效。2007年10月26日,南非政府下令禁止非法捕捞该水域中的鲍鱼,并批准通过合法捕捞的方式,发放合法捕捞鲍鱼的执照,同时对鲍鱼捕捞的额度进行分配。


然而,一味地限制捕捞而不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对鲍鱼的偷猎并没有什么效果。南非鲍鱼偷猎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庞大而复杂的交易链和销售网。政府的配额制度成效不彰,根本无力打击滥捕现象。


二、低密度、低出生率


在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鲍鱼分别排出精子和卵子,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才能受精发育。但是,在人类的大量捕捞过后,野生鲍鱼的种群密度很低,以至于精子和卵子相遇变得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鲍鱼在野外繁殖的可能性极小。


鲍鱼数量减少→繁殖的可能性降低→鲍鱼数量再减少……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野生鲍鱼数量恢复的过程极其缓慢。


三、环境因素


(1)海水温度上升可能抑制繁殖和胚胎发育、加剧海洋生态系统中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的传播,以及使鲍鱼的食物——大型藻类的数量减少。


(2)鲍鱼生活在沿海浅水区,易受化学品泄漏(例如石油泄漏)的影响。溢出的化学品可能会直接杀死或伤害鲍鱼并破坏其栖息地。


说了这么多国外的野生鲍鱼,那么我国的野生鲍鱼情况又如何呢?


首先来回答一个许多人好奇的问题——中国有野生鲍鱼吗?


答案是有的。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辽宁大连,山东青岛以及长岛县、荣成市等地有野生皱纹盘鲍分布;福建的东山岛、广东的硇洲岛、海南等地有杂色鲍分布。


然而,由于近代的过度捕捞,中国野生鲍鱼资源在短短几十年里日益枯竭,仅在山东、福建、海南的部分海域有少量野生种群。(即便如此,我国的野生鲍鱼还未纳为保护动物,除部分特殊海域尚无保护措施,属于可食用的范畴。)


看到这里,你应该发现了,野生鲍鱼濒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滥捕滥捞。适当的捕捞是合法的,且合乎自然规则。当滥捕滥捞带来的利益蒙蔽了人类的眼睛,违反自然规则的代价往往将由人类自己承受。


成为濒危物种的野生鲍鱼,它们的种群恢复必将是一段艰巨的过程,它们在日渐恶化的环境下坚强地存活,人类要做的是提供帮助,而不是雪上加霜。对于政府,要有以科学为基础的严控;对于我们每个人,放弃眼前的饕餮盛宴和经济利益,是长远的考虑,也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体现。


这个亿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的生物,本应与人类共同进化,却因人类的欲望而惨遭灭绝。人类应当反思,并做出正确的行动了。


美人鱼,危!


在更新的红色目录里,受到被渔船误伤、偷猎等的威胁,美人鱼的原型——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 在全球范围内属“易危”物种 ,而生活在东非附近海域和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的儒艮分别被升级为“极危”和“濒危” 。最新研究发现,东非附近海域成年儒艮数量已降至不足250头,而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成年儒艮不足900头。


儒艮和国人的交集颇为久远,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儒艮的形象一直被神秘色彩笼罩。


从《山海经》到《述异志》,儒艮被描述为南海特有的鲛人,它的泪水可化作珍珠,油脂能持久不灭。儒艮栖身于温暖海域,远离中原文化核心区域的视野,人们产生这样的曲解并不奇怪。但吊诡的是,华南沿海和东南亚许多儒艮历史栖息地,将儒艮拟人神化、尤其是把它们视作海中女子的传统也很普遍,这或许和它们在水中抱仔哺乳的动作直接相关,也成为美人鱼传说的素材。


当一种生物被冠以神秘色彩,很可能将其导向两个处境——或被认为是拥有某些特殊效能而被广泛利用,或被当做吉祥(或不详)之物而受到保护(或避讳)。在儒艮身上,这两种故事都得以体现。在越南、泰国和柬埔寨等地的沿海地区,人们捕杀儒艮,期望它的肉发挥“壮阳”作用;幸运的是,中国的儒艮似乎是后者的主角,在两广和海南地区的渔民眼里,渔网里误捕到儒艮都是不祥的征兆,有目的的捕杀儒艮更是少之又少。


可惜,朴素的价值观并没有延续至今。新中国建立后,破除封建迷信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却逐渐让儒艮出现了渔民的捕捞名单里——1955年,中科院动物所寿振黄研究员根据一具儒艮尸体,做出了国内第一则儒艮科学记录,而这头儒艮正是在北海市的海鲜市场上出现的。


image.png

在南苏门答腊,一个人与两头被猎杀的儒艮|Collectie Stichting Nationaal Museum van Wereldculturen


更成规模的捕杀自3年之后开启,从1958到1962年,为了解决食物补给问题,广西合浦县沙田公社组织了针对性儒艮的围捕作业,累计捕捞儒艮216头。沙田人口并不多,许多居民都得以一饱儒艮肉的口福,今天的沙田老人中,还有许多能回味起它介于猪肉和牛肉之间的独特滋味。


这样的围捕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虽然对儒艮的捕捞刚刚起步,但这种神秘生物的种群规模却似乎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在所有的海洋哺乳动物中,儒艮是唯一一种严格的植食主义者。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儒艮,最重要的食材当属海底沙洲生长的羽叶二药藻(Halodule pinifolia)和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而成年儒艮进食量巨大,一头儒艮每天啃食的海草面积几乎和一个标准足球场相当。想要维持大量儒艮长期在某片海域生活,连片的海草床至关重要。


作为和红树林、珊瑚礁齐名的海洋三大生态系统,海草床的生态作用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而它本身却又极其脆弱,一场异常的风暴潮导致的海水浑浊、一场陆地异常降水带来的近海盐度异常,都可能导致海草床的严重退化。更何况,海草床还在承受着人为活动带来的海水污染和直接侵占的压力。


从我国渤海到南海,曾经繁盛的海草床大多已经消逝不见,这也直接影响着许多极度依赖海草床的生物的生存状况。在山东威海荣成市,海草床的退化一度让大天鹅放弃了这个至关重要的越冬场所;在青岛胶州湾,海草床的消退不仅让当地引以为傲的特殊民居“海草房”难以为继,更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繁育规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严格素食的儒艮的消退,本就不是个意外的结局。


加勒比海的柱状珊瑚,危!


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还显示,加勒比海的柱状珊瑚数量自1990年以来已锐减超80%,受威胁等级从“易危”跳过“濒危”,直接升为“极危”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石珊瑚组织损失病”,感染大面积柱状珊瑚,是其面临的最紧迫威胁。


研究表明,一种在加勒比地区肆虐横行的致命性珊瑚疾病可能与船舶废水或压载水有关。这种珊瑚疾病被称为石珊瑚组织损失症 (SCTLD),于2014年在佛罗里达州被首次发现,此后一路蔓延,先后在牙买加、墨西哥加勒比海、圣马丁岛和巴哈马群岛被发现,并陆续席卷了其他18个国家,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


SCTLD的传播速度比大多数珊瑚疾病更快,并且在最易感物种中具有异常高的死亡率,这使其成为有史以来对珊瑚最致命的疾病。


在墨西哥,四成以上的珊瑚礁有至少10%的珊瑚被SCTLD感染,近四分之一的珊瑚礁有30%以上的珊瑚被感染。在佛罗里达州,区域内珊瑚密度降至30%,活性组织损失高达60%。


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定这种疾病是由病毒、细菌、化学物质还是其他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但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上的同行评议研究支持了船舶压载水与之相关的观点。 佩里海洋科学研究所 (the Perry Institute for Marine Science) 的科学家研究发现,SCTLD在靠近巴哈马主要商业港口的珊瑚礁中更为普遍,表明该疾病与船舶之间的确存在一定联系。


2017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管理公约》)正式生效,该公约要求船舶进入港口前,须在离海岸至少200米深的水域排放压载水,以确保不会将有害的外来病原体携入境内。


在巴哈马,SCTLD自2019年12月在该地区被首次发现以来迅速蔓延。


佩里海洋科学研究所高级科学家克里斯塔 · 谢尔曼 (Krista Sherman) 说:“这种疾病沿着大约75公里的珊瑚礁传播,对于大巴哈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结构带,几乎覆盖了这座岛屿整个南部海岸线。”


SCTLD在巴哈马首都和主要港口所在地——新普罗维登斯——的珊瑚礁中也很普遍。研究显示,该地区有国际集装箱货船、游轮、游艇,以及一个燃料运输站。


据调查,SCTLD在新普罗维登斯和大巴哈马最易感物种中的感染率分别为23%和45%,最新统计的死亡率已接近43%。


研究人员还发现,SCTLD与珊瑚礁距主要航运港口的远近之间“显著相关”。 他们指出,“随着与港口的距离增加,健康礁群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死亡礁群在距港口越近的地方比例越大”。


谢尔曼说,在巴哈马,SCTLD盛行的地方往往都是那些游客、休闲渔民和潜水员熙熙攘攘的地方。


巴哈马商业渔民联盟主席阿德里安·拉罗达 (Adrian LaRoda) 对珊瑚疾病可能影响该国主要渔业出口产品——刺龙虾——表示担心。刺龙虾渔业每年会带来9000万美元的收入。


为此,巴哈马政府成立了全国工作小组。目前,应对SCTLD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阿莫西林直接用于珊瑚,这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治标不治本。


the Atlantic and Gulf Rapid Reef Assessment (AGRRA) 项目的科学主任朱迪思·朗 (Judith Lang) 认为,与其治疗症状,不如解决潜在的人为原因。“如果 (人类) 能给 (大自然) 一个机会,大自然是可以自行愈合的。”她说。


“罪魁祸首”或是人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当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在评估的1.79万种海洋物种中, 1550余种面临灭绝危险。这些受威胁海洋物种中, 至少41%遭受气候变化冲击。


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问题,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会受到影响,但不会是同时。正在人类还在如火如荼的科普全球变暖时,已经有生物先为我们付出了代价。


科学家研究过88个海洋和318个陆地物种后,发现虽然赤道和中纬度地区的海洋生物暂时可以适应全球变暖,但在其它海域,已经有50%的海洋物种消失了。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数字超于陆地生物灭绝数量的2倍,有些鱼类数量甚至减少了75%。除此之外,珊瑚礁、红树属树木、海草也在急剧减少,海洋生物链在断裂。而海洋可是占有这个星球70%的面积。


为什么海洋生物灭绝数量如此之多如此之快?首先因为冷血动物无法根据气候调节体温,而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都是冷血动物,哪怕是1℃或者0.5℃的上升,都有可能导致它们觅食、繁殖困难,甚至死亡。某些可迁徙物种会选择寻找新领地,而那些无法移动的生物,只能困在原地灭绝。


同时气温升高造成海洋里的氧气减少,也影响了大量海洋生物的生存情况。在过去50年,低氧地区已经扩大了450万平方公里。例如濒临灭绝的“鱼中之王”蓝枪鱼,栖息深度最大可达900多米,但是根据最新研究,因为缺氧,它们被迫上浮到接近海面的地区,获取更多氧气。如果氧气继续减少,它们有可能最终都会窒息而亡。


即使不是海洋里的冷血动物,和海洋密切相关的动物也让人堪忧。比如北极熊,因为冰川融化,它们无法觅食,大量北极熊饿的骨瘦嶙峋,有专家预测,40年内,北极熊将永远告别地球。


全球变暖听起来像是个气候词语,但实际上,这是个行为结果。20万年的人类文明,在过去100年里竟然严重影响了星球的生态平衡和物种数量,导致50%的海洋生物消失,人类究竟都对海洋做了什么?


1、砍伐森林


森林的砍伐,造成植被大量消失,严重结果就是加速气候变暖,造成了海洋灾难。连最著名的生态地亚马逊,每年都在砍伐将近100万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面积,这是一个多么惊悚的数字!可以这么说,一棵树消失的蝴蝶效应,就是一片海域的生物消失。


2、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污染区内的甲壳类和鱼类将迅速死亡,海鸟也难以幸免。因为原油能损害羽毛的功能,使海鸟体温降低,其游泳和飞翔能力降低,最后冻饿而死。而最恐惧的是,世界所需石油的2/3经海路运输,经常运行在航道上的油轮大约有7000艘之多。任何一次事故,都对海洋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更不要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一旦出现任何泄露甚至崩裂,后果无法想象,但可以计算。


3、可怕的海洋垃圾


根据报告,全球每秒钟都有超过200公斤塑料垃圾被倒入海洋,累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留在海洋当中。尽管部分废弃物可以在6个月内降解消失,但更多的垃圾有可能在海洋中存留数百年。其中有15%的垃圾漂在海面,15%的垃圾在海面以下随海洋而动,还有70%沉积在海底,因此人们可以看到的垃圾只是冰山一角。而这些垃圾,总有一天会返回到我们身上,如此恶性循环。


4、过度捕捞


欧洲渔业委员会公开宣布,全球60%的鱼类正在遭受过度捕捞,而海洋渔获中约三分之一甚至不具备人类食用的价值,只能勉强用于生产养殖饲料。到2050年,有可能海洋垃圾将超过鱼类!过度捕捞不仅造成海洋生物数量减少,更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


除此之外,噪音污染、化学原料倾泻、核污染等等,对于海洋问题的现实,恐怕每个人都难逃其咎。


科技日报里有这么一段报道,让人不寒而栗:由于人类活动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加快了1000倍。物种灭绝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人类欠下的债,终究还是拉上了动物们一起还。


在北京,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一个石头十字架后面,整齐倒下了这近300年来灭绝的动物墓碑。所有的墓碑如同多米诺骨牌,一个叠着一个向远方延伸。


image.png


最远处,有一双石制大手,托着几块濒临倒下的石碑,上面是濒危物种。


随时间推移,墓地会越建越长。下一块倒下的墓碑是谁不得而知,但末尾一块墓碑上清晰刻着的字样,叫人类。


墓志铭里有这么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当地球上的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污浊天空坠下大地;当麋鹿的最后一声哀鸣在干燥沼泽上空回荡……人类,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说到底,人类一定会自食恶果。没有人可以在生物链顶端孤独地活着。


这一切,不是危言耸听。


拿非洲大象来说,据国际刑警组织数据,最近10年,平均每年有2万头大象被猎杀。以现在这个速度,20年内它们就会灭绝。


这不是个例。终究有天,那些常见的动物灭绝也会成为现实。


六千五百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灭绝。


在未来,倘若发生类似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人类一定是那颗小行星。那时,屹立于食物链顶端的我们,将要面临整个生态圈的崩盘。环环相扣的生态圈,失去任何一环都影响重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猫头鹰灭绝,就不能控制田鼠数量,田鼠泛滥就会糟蹋庄稼,收成就会降低,影响的还是人类。


所有的恶性循环,都会以最坏的方式报复在人类身上。


而这一切,与你不无关系。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图文侵删。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