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生态中国网微博 生态中国网公众号
  •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环保
  • 旅游
  • 碳中和
  • 视频
  • 科技
  • 产业
  • 智库
  • 专题
生态中国网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 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林业
  • 产业
  • 旅游
  • 环保
  • 文化
  • 政策
  • 公益
  • 智库
  • 认证
相关频道 林业 沙区 果业 科研 花卉 茶叶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 林业生态旅游消费收入1096亿元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 林业生态旅游消费收入1096亿元

  • 重庆涪陵:6000余亩南沱龙眼进入采摘季

    重庆涪陵:6000余亩南沱龙眼进入采摘季

  • 国家林草局: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国家林草局: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林业

更多 >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 林业生态旅游消费收入1096亿元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 林业生态旅游消费收入1096亿元

近日,记者从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暨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推进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同比增长19.42%。其中,人造板产量315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9%;木材加工和造纸产业产值1700亿元,同比增长10%。

广西日报 2023-09-05
科技创新助力广西建设现代林业强区

科技创新助力广西建设现代林业强区

据介绍,广西累计培育松、杉、桉等林木良种277个。广西松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松树单位面积最高蓄积生长量达每年每亩2.6立方米,创生长速度世界纪录。

科技日报 2023-08-25
  •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 林业生态旅游消费收入1096亿元
  • 科技创新助力广西建设现代林业强区
  • 国家林草局印发《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 四川省平昌县正式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
  • 千里筑绿堤!广东已营造红树林超1800公顷
  • 2023年全国油茶生产任务已完成65%以上
  • 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扩容”

沙区

更多 >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乌兰布和,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人们印象中的“不毛之地”。9月8日,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主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沙漠中向阳追光,这片曾经最贫瘠的土壤正生出绿意葱茏和黄金万两。

中国环境网 2023-09-13
万亩沙漠变绿洲 玉米高粱两米高

万亩沙漠变绿洲 玉米高粱两米高

2022年初,由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牵头研发的“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开启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库布齐沙漠产业化推广基地是该项技术推广面积最大的项目基地,面积达1.02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则是该项技术的最早中试基地,无论是库布齐还是乌兰布和,昔日的沙漠已成绿洲,还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重庆日报 2023-08-29
  •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 万亩沙漠变绿洲 玉米高粱两米高
  • 沙漠黄杏、沙漠韭菜成为抢手货……白芨滩迎来治沙新飞跃
  • 科学治沙 和谐共生
  • 新疆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 辽宁彰武县:“点沙成金”创造新业态
  • 一粒沙棘果的三笔效益账

果业

更多 >
重庆涪陵:6000余亩南沱龙眼进入采摘季

重庆涪陵:6000余亩南沱龙眼进入采摘季

近年来,南沱镇积极开拓思路,抓住机遇发展果树经济,培育百年龙眼品牌,并通过农文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多年来,南沱龙眼主要以鲜果采摘为主,每到采摘季节,总能吸引许多市民前来采摘体验。

融媒体中心 2023-09-04
农业农村部: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农业农村部: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商务部8月15日召开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助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表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证券时报网 2023-08-15
  • 重庆涪陵:6000余亩南沱龙眼进入采摘季
  • 农业农村部: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 广西龙眼年产量约62万吨 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客商采购
  • 核桃成为“金果果”
  • 夏日岭南佳果飘香 到广东台山大开“眼”界
  • 山东夏津:打造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 特色产业结“富果” 联农带农增活力

科研

更多 >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为推动“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农村部近日向社会推介发布了第一批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清单,涉及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10种农作物,共计711份。

新华网 2023-09-07
国家林草局: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国家林草局: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召开全国菌草技术推广现场会,与会专家充分认可了菌草在“以草代木”发展食用菌种植、扩大饲草饲料来源、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和产业化发展方面有广泛前景,在盐碱地治理和防沙治沙等生态治理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人民网 2023-08-31
  •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 国家林草局: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 科研人员施妙手助秸秆“七十二变”
  • 南海海洋所提出“珊瑚礁生态泵”概念
  •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发布智慧农业技术
  • 科学家发现粮食系统增效可有效支撑我国碳中和
  •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火花技术”发现、评估与培育办法

花卉

更多 >
黔西市谷里镇:“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资添彩

黔西市谷里镇:“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资添彩

近年来,黔西市谷里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花卉产业,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非洲菊、洋桔梗、向日葵、菊花、黄莺等特色花卉种植80亩,建有温室大棚59个,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天眼新闻 2023-08-24
上海崇明国际菊花生态园投入运营,每天可生产3万枝鲜切花,产值规模2千万元

上海崇明国际菊花生态园投入运营,每天可生产3万枝鲜切花,产值规模2千万元

日前,这个名为上海崇明国际菊花生态园的项目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现已投入运营。港沿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后花博”机遇,港沿镇不断优化花卉产业布局,通过科技力量提高“上海花港”的产业能级。

金台资讯 2023-08-14
  • 黔西市谷里镇:“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资添彩
  • 上海崇明国际菊花生态园投入运营,每天可生产3万枝鲜切花,产值规模2千万元
  • 福建首家!花卉种业产业研究院在厦揭牌成立
  • 全国球宿根花卉领域“大咖”聚昆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一年交易量破110亿枝!全国每10枝鲜花约7枝来自这里
  • 云南:年产鲜切花达180亿枝 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甘肃省华亭市:聚力“花经济” 做好“花文章”

茶叶

更多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17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新华网 2023-09-18
把淡季喝成旺季!围炉煮茶夏日版:围炉冰茶来了

把淡季喝成旺季!围炉煮茶夏日版:围炉冰茶来了

“今夏的销售额估计和去年冬天差不多吧。”把喝茶的淡季做成旺季,李伟说,全靠这些茶馆老板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学习心态。

成都商报 2023-08-21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把淡季喝成旺季!围炉煮茶夏日版:围炉冰茶来了
  • 农业农村部:将围绕茶产业发展有关需求开展工作
  • 夏秋茶如何“喝出”好滋味
  • 陕西印发11条重点任务助推全国千亿级茶产业强省建设
  • 湖北鹤峰茶俏销海外
  • 湖北省恩施州以品牌引领着力发展茶产业,83万名茶农因茶致富
热门话题
  • 1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2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 3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 4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3927亿元 林业生态旅游消费收入1096亿元
  • 5 重庆涪陵:6000余亩南沱龙眼进入采摘季
  • 6 国家林草局: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 7 万亩沙漠变绿洲 玉米高粱两米高
  • 8 科技创新助力广西建设现代林业强区
  • 9 黔西市谷里镇:“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资添彩
  • 10 科研人员施妙手助秸秆“七十二变”
推荐阅读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借光治沙,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光伏“铠甲”
  •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 微博: weibo.com/u/6012681959

  • 头条号: 生态中国网

  •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生态环境部官网 自然资源部官网 农业农村部官网 国家林草局官网 水利部官网 国家发改委官网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央视新闻 央视网 央广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新网 人民日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网 中国碳交易平台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碳交易网 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水网 中国大气网 中国固废网 中国水业网 国际在线生态频道 澎湃新闻绿政公署 新浪网环保频道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IPE 《环境保护》杂志 《亚洲环保》杂志
  •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邮箱  |  chinaecological@eco.gov.cn
  • Copyright © 2012 eco.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生态中国网 京ICP备12047798号-1  Powered by smarta 京公网安备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