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讯周报 >  正文

碳讯周报(2022年3月14日-3月20日)丨4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遭生态环境部点名;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公布;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2-04-18 13:41:09

字号

一、碳中和政策


1、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生态环境部点名4家机构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和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家机构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


生态环境部指出,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为严厉打击发电行业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加强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31个工作组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以重点技术服务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发电行业控排企业为切入点,围绕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发现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督促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咨询、核查、检测服务行为,确保技术服务过程和结果真实、合规、公正,保障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2、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获批,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


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公布。这份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其目标是到202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城市治理体系更为健全;到203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


3、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公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通信、互联网、公共机构、能源和金融领域共44家数据中心上榜。


在通信领域,共有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南京吉山云计算中心二号楼、中国移动(山东济南)数据中心等14家。在互联网领域,数据港-阿里巴巴张北中都草原数据中心、(万国数据)智能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等19家上榜。在金融领域共有5家上榜,包括中国银行合肥云计算基地、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1号数据中心、招商银行上海数据中心、湖州银行湖东数据中心、广西北部湾银行五象总部大厦数据中心。


公布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是为了加快数据中心节能和能效提升,引导数据中心走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4、2022年城镇化重点任务: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共包括6个部分28条。其中,在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部分,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健全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缺口,开展老旧破损和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的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出行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建设。


5、全国碳市场碳价继续保持平稳


3月14日-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54,969吨,总成交额19,722,862.90元。


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4,313吨,周成交额816,454.90元,最高成交价58.00元/吨,最低成交价57.00元/吨,3月18日收盘价为58.00元/吨,较3月11日上涨0.69%。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340,656吨,周成交额18,906,408.00元。截至3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8,879,588吨,累计成交额8,199,658,488.52元。


二、绿色金融周报


1、广东:开展制造业企业碳账户和碳核算等绿色金融试点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争取广州期货交易所年内上线期货品种开展运营。支持深交所实施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争取国家支持尽快批复设立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搭建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一体化配置的科创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制定绿色金融支持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在有条件的园区、地区开展制造业企业碳账户和碳核算等绿色金融试点,扩大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规模。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推广供应链金融试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推进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探索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扩大“理财通”试点规模,探索“保险通”“征信通”,建设“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推动跨境车险“等效先认”落地实施。


2、建行碳金融创新:全国首笔“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落地


近日,建行南昌赣江新区分行为江西佳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0万元,这是全国首笔“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与银行贷款利率挂钩,为激励企业主动减污降碳、减少碳排放而创设的一款披露支持类贷款。“碳足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集合(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生产过程的“碳管理”,把“碳足迹”降到预期之下,即可享受更低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3、贵州银行、成都银行先后发行30亿绿色金融债


3月16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成都银行和贵州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进展,贵州银行成功发行贵州省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30亿元,债券期限3年期,发行利率3.27%,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为国泰君安证券。成都银行发行了四川地区首笔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30亿元,债券期限3年期,发行利率2.95%,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为国泰君安证券。该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4、中国进出口银行增发2021年第一期“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


3月16日上午,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增发2021年第一期“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的债券定性为政策性金融债券,由国家给予信用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2021年第一期“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为5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债,本次增发金额不超过30亿元,发行价格通过2022年度中国进出口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承销做市团、中国进出口银行2021年第一期“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主承销商竞标确定。


5、农行与北京首创签署绿色金融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3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绿色金融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农行北京分行将为首创集团提供10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信用额度,双方建立“绿色金融”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更广阔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银企双方表示,将继续在生态环保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首都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关系。


6、《全球绿色分类标准制定、统一及实施进展研究报告》发布


3月16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了《全球绿色分类标准制定、统一及实施进展研究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绿色金融分类标准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对全球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影响。报告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和中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进行了详细对比,比较了全球两大主要经济体的绿色分类标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筛选指标,及中欧合作的《共同分类目录》中考虑的相关要素。报告初步讨论了绿色分类标准在金融市场的应用,包括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市场推广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根据该报告,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已发现有效的绿色分类标准可以在吸引可持续经济转型所需的资本方面发挥作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