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公益动态 >  正文

行走诗画风情线,看绍兴“五水共治”让浙东运河焕新生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3-03-28 15:02:24

字号

“你们看,居然是鸳鸯!”近日,在离浙江省绍兴柯岩风景区镜湖碑码头不远的一片水域看到成群结队的鸳鸯,“生态探访团”成员个个激动不已。红红的嘴巴、纯白色的腹部,背部两侧还有两条白纹,10多只鸳鸯正在嬉戏。见此情景,探访团成员、多年参与“绿色浙江”公益活动的施连元赶紧按下快门、激动地说:“鸳鸯来这片水域投票,只有水质变好,野生鸟儿才飞来。”


大众代表、“绿色浙江”志愿者代表以及浙江省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一起探访了以“游浙东运河,品古越韵味”为主题打造的“浙东古运河”水之旅精品路线。该路线西起东浦古镇,东至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将世界文化遗产、“五水共治”实践窗口、治水美丽景观、水文化特色等串联起来,形成最具绍兴特色的水之旅诗画风情线。


走在大坂湖畔,风景如画,万顷碧波,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荒芜杂乱,水质不佳。据悉,2015年起,柯桥区总投资3.3亿元,清迁了一批沿岸影响水环境的排污企业和违章建筑,在水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与下游相连的小坂湖一起,花大力精心打造了总面积达40.1公顷的坂湖公园。经过不断“精雕细琢”,现已成为柯桥一座集休闲、健身、赏景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型、综合性城市“金名片”公园。


无独有偶,坐落于鉴湖江畔的叶家堰村也迎来了华丽的“蜕变”:近年来,该村把“五水共治”与美丽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全面落实“河长(湖长)制”管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完成了从“整转帮扶村”,到“五星达标村”,再到3A级景区示范村“三级跳”。


近年来,绍兴市高标准推进治水工作,积极落实河湖长制,探索“五水共治”实践窗口,使浙东古运河重焕生机,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带动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局长张志华报出一串数据:2010年推行河长制以来,柯桥区已有700余名村级河长、800余名镇级河长和近30名区级河长,他们共同守护854条河道。“未来,还会有更多河长加入。”


探访的下一站是“黄酒之源”——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村。“这里的鉴湖水是酿造黄酒的专用水,水质要求不是一般高。” 柯岩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长周兵三指了指水里的监测仪,“这片水域是特别保护的,除了对水质实时监测,还要安排专人巡查。”


“‘五水共治’以来,绍兴水质总体上逐年改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局部区域内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绍兴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钱进说,部分内河水体自净能力较差,在极端天气下,给蓝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营养、温度、光照及水文条件。


“近年来,绍兴市在梅龙湖、迪荡湖等20多个水体实施‘微循环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形成‘沉水植物—贝类—鱼类’的水生生物链。经过治理,这些河道水质得到很大改善。“钱进说,“十四五”期间,绍兴对恢复河湖水生态提出新要求,力争实现“有鱼有草”“人水和谐”。“这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客观分析本地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系统设计针对性任务措施;同时加强数字赋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全面打造数字治水新局面,实现“精准智治”, 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他说。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围绕老旧污水管网升级改造、排污口筛查、“污水零直排区”、蓝藻防治等大攻坚行动,推动绍兴市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提高绍兴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治水理念融入百姓生活,让治水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