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文学作品中的猫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09-15 00:00:00

字号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曾多次提到猫,有时猫还作为主角出现。

  世界著名的最古老的三本诗集之一一一古埃及人为超度死者念的颂经《亡灵书》中,就有关于猫的篇章。并有一幅插画显示象征,光明和真理的太阳神一一猫,用刀杀死代表黑暗和邪恶的蛇妖阿布罗。

  在我国文学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老舍先生在1932年写的一部寓言体小说《猫城记》了。小说以猫城影射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中国,主要是写“国民性的弱点”,也描写了人民革命运动。据老舍本人讲,写这部小说的主要原因“是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使一个有些感情而没有多大见解的人,象我,容易由愤恨而失望”。有人认为《猫城记》是我国最早的科学幻想小说。

  外国文学中的猫也很多。例如,德国19世纪浪漫派作家蒂克创作过儿童话剧《穿皮靴的猫》,评论家认为它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嘲讽。”

  日本诗人荻原朔太郎于1923年出版诗集《黑猫》;另一位日本名作家夏目漱石写有小说《我是猫》,小说中描绘了知识分子和势利小人的不同形象,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和软弱性、资本家的狡诈以及盲目模仿西洋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气。

  美国曾获普利策奖的现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创作过《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这是他最重要的剧作之一。

  德国作家格拉斯写有《猫与鼠》,这是他最有名的“但泽三部曲”之一。

  德国19世纪作家霍夫曼写有小说《一只公猫的生活观》,据说很多人都十分推崇其中的雄猫穆尔,称其为“猫的楷模”。这只猫会读书,会写小说、悲剧和英雄史诗,还会思考人生。它生活在一个市侩社会里,目睹着资本主义初期德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大师梅特林克在他的《青鸟》中也塑造了猫的形象,并借猫之口道出了作家对猫的看法:“咱们有一颗灵魂,但是,人还不认识。因此,咱们还保存了仅有的一点独立性。”是否作家们都基于这一观点,而把注意力和更多的青睐投向于猫,塑造了大量的猫的形象,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