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臀叶猴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毛臀叶猴等。它的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千克,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体毛大部分为灰黑色,脸部黄色,有一圈稀疏的白色长毛。鼻孔朝上,鼻梁平滑。深褐色眼睛呈斜角杏仁型,眼周有黑圈。颈部有白色和栗色的条纹,下颌有红褐色的簇状毛。胸腹部为棕黄色,并且有一个宽大的、呈半圆型的栗色胸斑,胸斑外面的轮廓为黑色。长长的尾巴为白色,尾巴外围呈三角形的臀盘也是白的,因此得名,雄兽的臀盘上端还有两个白色的圆点,但雌兽没有。腿的上部分为赤褐色,下部分为黑色;两臂由肘到腕为白色,手和脚为黑色。
白臀叶猴分布于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地,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的脸部为桔黄色,背毛灰而斑驳,腿部的下方为栗褐色,腕部为白色,另一个亚种脸部和腿的下部都是黑色,像穿着黑色的袜子,前臂为灰色,腕部也不呈白色,手脚均为黑色。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唯一的产地据说是海南岛,但这一说法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因为有关白臀叶猴产于我国海南岛的唯一证据,是1892年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的梅那给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的一封信,信中说这个博物馆收到一只白臀叶猴雄兽的标本,据说来自中国的海南岛。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100多年,不仅从来没有采到第二只白臀叶猴的标本,而且也没有发现过它的任何踪迹,因此我国很可能并不产白臀叶猴,或者很早就已经绝灭。
在国外,白臀叶猴的处境也很不妙。在越南战争中,不仅有飞机、大炮和地雷的狂轰滥炸,而且还使用了落叶剂,使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毁灭,白臀叶猴的栖息地已经所剩无几,数量更趋稀少。
白臀叶猴为昼行性,完全树栖,主要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几乎从不下到地面上,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多远,动作优雅。食物也是以各种鲜叶嫩芽为主,兼食各种野果,所不同的是很少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也很少到水边去喝水,这可能是它从树木的嫩叶和幼芽中已经能吸取所需水分的大部分,另外还能从清晨枝叶上的露珠得到一些水分。平常喜欢群居,既有小群,也有大群。小群一般是4一5只或8—10只,包括1—2只成年雄兽、几只成年雌兽和若干幼仔。但有时也能见到50一60只以上的大群在一起活动,这似乎是若干个家族的临时聚合。雌兽的发情周期大约为28—30天,发情中时大腿的内侧由白变红,甚至持续于整个怀孕期。怀孕期为165天左右,大多在2—6月间产仔,即使在怀孕期间,仍然允许雄兽交配,甚至在产仔的当天也曾见到有交配行为。初生的幼仔身体为白色,面部为黑色,眼睛附近有白斑,毛冠及颈、背部有红色。幼仔受到群体中所有雌兽的关注,争相搂抱并为之理毛。雄性性成熟的年龄为5岁,雌性性成熟的年龄为4岁。
作者:李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