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群珍稀鸟类凤头麦鸡现身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河田塅的田野上,优雅地在水田里觅食,神态优美惹人喜爱。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5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时时可闻鸟鸣,处处可见鸟舞,勾勒出一幅天蓝水碧、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就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湿地是天津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以前,这里库区养猪、养鸭、养鸡,水质污染严重,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味。”家住万宝水库附近的村民唐细田对记者说,现在水库里的水清澈见底,多亏了县乡实施河湖长制。
当前,广东已进入造林的关键时期,全省各地造林绿化工作火热开展。据省林业局透露,截至4月底全省已完成备耕整地30.40万亩,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74.43万亩,为南粤大地再添一片新绿。持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工程建设35.97万亩,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62万亩,构建南粤生态安全屏障。
眼前这条碧波清澈、两岸花红柳绿的跨省河流,在数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流经百年煤都萍乡城和老工业区湘东区后到达国家考核点金鱼石断面时,它已浑浊不堪,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状态。
陕甘宁革命老区处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近年来,陕甘宁革命老区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和流域综合治理,昔日的黄土地逐渐披上绿装,入黄泥沙量大幅下降,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从前矿山环境差,杂草丛生烂泥巴,尘土飞扬污染大,路面到处是坑洼……青山绿水环境美,人间四月看槐花。前面就是槐花林,郁郁葱葱绿油油。感谢前人栽槐树,才有今天好环境!”
记者22日从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云南省近年来组织实施重要生态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从2019年至今已累计完成810座历史遗留矿山、4万余亩占损土地的生态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