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花卉 >  正文

中国花卉产业蓬勃绽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5-04-28 11:35:51

字号

近日,第27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家企业参展,在园林机械工具、温室设施、智能灌溉系统等领域展示行业新技术和发展新趋势,为中国花卉产业开展国际交流打造平台。


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花卉贸易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花卉进出口贸易额达7.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38亿美元,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119个;进口额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95%,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57个。近年来,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迸发提质升级发展新活力。


作为劳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花卉产业与传统种植业相比,种植过程更加要求精耕细作,花卉产品主要为满足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产业利润率较高。近年来,以鲜花为核心商品,涵盖品种、种苗、种植、加工、销售、文旅服务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鲜花经济”发展迅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目前中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左右,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现有种苗花卉企业近22万家,年产值5200多亿元。


以云南为例,中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这里。在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日均流转超3000吨鲜切花,2024年斗南花卉产业园区鲜切花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实现115.74亿元,连续26年蝉联全国花卉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及交易人次首位。云南作为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较早且较成熟的省份,其花卉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为全国花卉产业发展提供经验。


云南发展出相对成熟完整的花卉产业,一方面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云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30摄氏度,全年光照充足,天然适合各类花卉的生长,能够实现许多花卉品种的全年种植,也有效降低花卉种植所需的加温、降温和病虫害防治成本。另一方面,云南是全国最早与海外知名花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并形成产业集群的省份,在与海外花卉企业合作过程中,中国花卉企业引进海外优良花卉品种,充分学习海外成熟花卉栽培技术,并逐渐探索出适合云南本土环境的花卉栽培技术。


目前,以云南花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花卉企业,在花卉产业链的中端,即花卉产品培育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在前端育种、后端冷链运输方面仍有发展空间。当前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在于“种业”问题。中国在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等方面还未打破海外企业的垄断地位,各类品种大多由荷兰等国外企业引进。此外,花卉产品属于鲜活农产品,采收后必须及时进行低温保鲜,因此在采后保存、冷链运输等方面,也需不断探索更适合花卉产品的冷藏物流及配套服务,完善花卉产业配套产业链、供应链。


如今,在广大乡村,花卉作为特色农业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城市中,街道景观设计中的盆栽花卉、花坛花海等,不仅为城市增添亮丽风景,还为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从超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线下花店、电商等多种购买渠道,将鲜花消费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随着越来越多鲜花进入寻常百姓家,盆栽绿植扮靓城市街景、点亮乡村环境,花卉产品不仅为消费者改善生活提供情绪载体,也为城乡环境美化提供选择。蓬勃绽放的“鲜花经济”正为越来越多相关从业者铺就“一路生花”的致富路。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