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特别关注 >  正文

9名院士、200余位院长所长大咖齐聚,关注了哪些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3-03-22 14:01:59

字号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在京举行。作为国内生态环境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跨界交流平台,院所长论坛持续承担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动环境领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本届论坛中,9名院士和200余位环境院、所长齐聚一堂,以主旨报告、圆桌对话、专题报告等形式共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共谋环境学科未来发展。他们作为“业内大咖”都在关注哪些领域?抛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意见建议?中国环境报记者带您现场回顾。


——“双碳”研究应强化模型工具和高质量数据库的支撑


“双碳”时代,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能源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双碳”话题也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已对全球各居住地区造成影响,伴随着一系列天气、气候的极端变化,并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贺克斌在论坛中作了题为《碳中和路径约束下的生态环境演变:模型构建与系统分析》的报告,分析了全球及我国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支撑及发展现状,剖析碳中和研究中未来技术研发存在的演变空间、发展趋势、科学挑战与基本思路。



贺克斌表示,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方向是清楚的,但是技术的支撑量还需要持续研发,在技术路径上还有很大的演变空间。针对“降碳”“减污”综合评估的技术方法、模型工具和高质量数据库的支撑,还需要加强研发、探索和集成工作。他认为,在未来排放的动态响应过程中,应解决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问题,开发基于技术演进未来排放动态模型,把已有的大气传输、大气化学模型以及农作物的模型、水资源的模型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估模型。


——提升对“双碳”研究的基本认识


在当下我国积极稳妥落实推进“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选取什么发展方向?


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作了题为《“双碳”研究中的若干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的报告,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实质是人类应对共同可能发生的生存环境危机。郭正堂表示,“双碳”研究涉及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减排、固碳、增汇技术等多项基础理论问题。



郭正堂认为,“双碳”领域的研究依然面临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涉及气候变化、碳循环领域的基本认知。如今,科研学者对这些基本认知框架的认知越来越多,令人鼓舞,但是仍然要继续努力为框架做出贡献。同时,他还建议加强数据和模型研究的结合、古环境和现代气候研究的结合等工作。


——面向美丽中国建设展望生态环境学科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目标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作题为《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环境学科展望》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中国的一个本质的特征,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转型,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标志。



同时,王金南还在专题报告中提出了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学科发展的建议:应构建面向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学科体系、构建学科交叉产学研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合力开展面向美丽中国的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参与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绿色创新话语权。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希望各大院所更加重视综合学科建设,加强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相关的专业类目、招生计划和课程体系,环境规划院也将积极参与环境规划、政策管理相关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提供平台开展联合培养,合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人才培养。


——大气痕量气体探测的超光谱技术当如何发展?


大气环境探测技术装备是信息时代大气环境技术发展的源头,是大气环境研究的先行官,也是我们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倍增器,我国大气环境问题的解决实际上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作了题为《大气痕量气体探测的超光谱技术》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大气环境高技术监测体系是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技术基础,所以新探测技术的发展也是大气环境研究水平提升的巨大推动力。



刘文清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超光谱测量、高分辨激光光谱学技术、大气测量激光雷达系统等专业大气环境探测技术装备。同时,刘文清还表示,希望未来可以构建一个多平台的大气环境观测系统,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外场观测,最后通过模型的模拟对比认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治理大气复合污染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学科的创新研究应与课程思政高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和人才进行整体部署,体现出三者在建设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核心地位。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柴立元在论坛中作题为《关于冶金特色环境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以中南大学冶金特色学科建设为案例,介绍了课程思政如何成为新时代大学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他在报告中讲述了如何通过热点和政策的调研,精确地找准科研定位、行业定位,并强调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柴立元表示,在学科发展中,立德树人、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均是重要任务,要遵循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选择高校的科研路径,创新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加快工程应用的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另外,在主旨报告环节,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董发勤作了题为《九—黄世遗钙华演化规律与震后主景观生态修复保育技术》的报告,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钙华演化规律与震后主景观生态修复保育技术研究项目,分别介绍项目的创新点、技术指标、先进性和应用推广等。科技部21世纪际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作了题为《我国碳中和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展望》的报告,结合我国碳减排现实需求,剖析碳中和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总结碳减排技术体系,提出碳中和研究需要推进技术、政策与市场的融合。


同时,论坛还围绕“理论实践与科学发展” “区域减污降碳协同与全球气候治理”“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等议题设置了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们为促进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共谋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