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行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而建立高效的碳市场有助企业、组织及政府实现净零排放。
碳市场是企业自身的减碳策略之外,推动净零排放的重要工具。企业能够透过碳市场购买、交易和注销自愿市场的碳信用或合规市场的碳配额。
从合规市场到自愿市场,碳市场生态圈实际上非常庞大,而且在不断增长。为协助市场参与者掌握最新动向,下文将解答有关碳市场的一些常见问题。
1、什么是碳市场?
碳市场是指任何可供国家、企业、个人及其他参与者买卖碳信用的交易系统,用以符合强制性排放限制或进行自愿减排。
2、碳市场有哪些类型?
整体而言,碳市场主要分为:合规市场及自愿市场。
合规市场(也称为排放权交易制度)由政府监管,由政府向企业分配每年的碳配额,企业须确保其排放量不超出其配额,例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中国全国碳排放权(CEA)交易市场。
如果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其配额,就必须在合规市场上购买配额来弥补超出的部分,否则可能会遭市场监管机构罚款或处分。同样道理,如果企业的碳排放量低于其配额,便可以将多余的配额售予其他公司。
自愿碳市场则旨在为避免或移除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提供资金。与合规市场不同,采用自愿碳市场的企业和个人不受任何法规机制约束。自愿碳市场的参与者可以购买和交易经核证的碳避免或碳移除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
3、碳市场为何重要?
要按照《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以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2030年前减少至比2015年的水平低45%,并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自愿碳市场推动具成本效益的减排措施,同时驱动私人资本投资气候解决方案,在实现上述目标方面发挥非常关键作用。
碳市场上交易的碳信用源自多种类型项目,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源头防止排放温室气体或从大气中移除温室气体等。
组织购买碳信用,等同将资金投入一系列活动中,包括植树造林、甲烷捕捉、可持续农耕和碳封存等。
合规碳市场以及当中买卖的碳配额也在控制全球变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举例而言,合规碳市场允许企业在市场上出售多余的碳信用,创造经济诱因鼓励企业降低碳排放。
企业可参考香港交易所的《企业净零排放实用指引》,当中介绍了企业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来制定净零排放路径以及为全球净零排放目标作出贡献。
4、参与碳市场能带来哪些好处?
参与碳市场可以为地球、企业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同好处。
从环境角度来看,碳市场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全球碳排放持续上升,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碳市场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可扩展的机制,有助实现各种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的全球目标。
碳市场也为参与者提供财务和策略方面的优势,例如帮助企业推进实现净零目标,让企业能够透过交易碳信用来创造收入,以及向可持续发展项目作出投资。
5、全球碳市场合计规模有多大?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全球碳信用合规市场的成交金额于2024年达到1.5万亿美元。世界银行估计,于2025年,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碳税项涵盖了全球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28%,较2005年足足翻了五倍有多。
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的数据,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所生活的司法辖区设有合规市场。
自愿碳市场的规模则较小,根据Ecosystem Marketplace的数据,2024年录得的交易总额为5.35亿美元。不过,亚洲的碳市场正急速发展,中国、韩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及新加坡近年都分别推出新的新平台。
6、什么是碳信用?碳信用如何运作?
一个单位的碳信用相当于移除或避免了一公吨二氧化碳或等量的其他温室气体。企业或个人可以透过自愿碳市场购买碳信用来抵销自身的碳排放。
碳信用是透过碳移除和碳避免项目发行。购买碳信用让市场参与者能够在迈向净零排放进程上就其短期未能减少的碳排放承担责任。
碳信用拥有者可以注销其碳信用以抵消碳排放,确保相关的减排量只计算一次。碳信用将经核证的减排量转化为可交易资产,有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7、碳信用有哪些种类?
碳信用可分为自然为本和科技为本两大类,也可用作碳移除或碳避免。
自然为本的项目和碳信用专注于环境保护、可持续管理和大自然恢复,例如植树造林和湿地保育。科技为本的碳项目则利用科技来实现同样目标,例如低温碳捕获,通过低温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分离。
专注于避免碳排放的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从源头防止碳排放发生。碳避免项目包括投资再生能源、保护成熟森林和湿地。
专注于移除碳排放的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主要围绕移除大气中的现有排放。碳移除项目包括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和碳捕获。
8、碳信用的周期是怎样的?
碳信用源于避免或移除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其在碳市场上的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项目发展 — 项目发展商提出、实施及管理避免或移除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并将其提交全球标准机构批准。这些项目的范围和类型多种多样,例如草原恢复、去除臭氧层破坏物质等等。
验证和核证 — 碳信用标准组织认可的验证机构会根据特定要求对建议项目进行评估,相关的要求会因应不同标准而有所不同。
发行 — 项目获全球标准机构认证后,有关标准机构便会发行相关的碳信用。每个碳信用都有其独有的唯一序列,必须先行登记然后才可以进行签发、追踪和注销等操作。
注销 — 当碳信用的拥有者表示减少了相关的碳排放时,碳信用就会注销。从此时起,这些碳信用便不会在市场上流通,变为碳抵销。
9、碳市场生态圈主要有哪些参与者?
碳市场生态圈内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涉及碳信用产品的开发、验证、买卖及注销等等环节。以下为当中部分主要参与者。
项目发起人及开发者 – 项目发起人拥有一个或以上的碳项目,可委任他人为项目开发者,以规划、建立及营运移除或避免碳排放的项目。
标准机构 – 标准机构为碳项目提供发行碳信用产品时遵循的规则、要求及方法。标准机构可以是由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及政府间组织(例如联合国)管理。
验证机构 – 验证(概指验证与核证)机构是获认可的独立第三方审计师,负责审阅项目开发者向标准机构提交的文件。验证是项目一开始提交时进行,核证则是其后在项目及其相关碳信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
市场平台 – 市场平台(例如香港交易所的 Core Climate)提供可以买卖碳信用产品的平台,碳信用交易一般均可即时进行安全及可追踪的结算。
中介机构 – 中介机构通过联系开发者与买方进行交易(包括由批发商进行的大额交易及由散户投资者进行的小额交易),让碳信用产品在整个市场生态圈内流通。
买方用家 – 买方用家购买碳信用产品,为的是要将产品使用,从市场上注销及消除(而非进行买卖)。
10、何以有碳市场的出现?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 于1997年采纳,限制工业化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GHG),其后碳市场由此兴起。
该议定书引入若干市场机制,允许各国通过转移或买卖减排信用额(一般称为碳信用)达到其减排目标。当时联合国率先推出了其中一项新标准——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随着《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 于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 21) 上通过,并于COP29后将巴黎协定信用机制 (Paris Agreement Crediting Mechanism) 正式落实,就认可的气候项目进行追踪及发行碳信用,清洁发展机制已被取代。
11、什么是《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为何《巴黎协定》对碳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巴黎协定》于2015年在 COP 21 上通过,是具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气候行动上的国际合作框架,并制定实施有效碳市场机制的规则。
《巴黎协定》第6条是该协定的关键部分,当中概述了各国可如何互相合作,利用国际碳市场实现减排目标。在该条下,各国可将自己因经验证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而得到的碳信用转移他国。
COP29落实了有关根据《巴黎协定》第6条启动国际碳市场的主要规定。各国现可自由选择转移因减排而得到的碳信用,清晰度及法律上的确定性均比前提高。举例而言,东道国可自行决定是在发行抑或使用碳信用时作相应调整。
12、香港有哪些潜在的碳市场机遇?
香港可为全球碳市场增值,源于我们有促进中国与国际市场之间资金双向流动的独特能力。
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独特优势。香港有强大稳健的基础设施、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制度、全球化的生态圈、透明的市场、丰富的人才资源,与中国内地市场互联互通。
13、碳市场的下一步?
随着COP29会上落实了多项重大发展,为稳健、透明和联通全球的碳交易奠定基础,全球碳市场亦进入转型阶段。
发展机遇只会越来越多。根据MSCI的数据,随着合规市场拓展至新的司法管辖区,现有合规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再加上与自愿市场的联系加强,全球碳市场预计可在2030年达到350亿美元的规模。这意味着绿色科技、大自然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将有更多新资金投入。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例如跨境交易涉及不同司法管辖区,又例如验证标准不一可能会降低信任。
但最重要的是,碳市场今天已不再是小众概念,而是全球气候策略的一个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