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讯周报 >  正文

碳讯周报(2022年6月27日-7月3日)| 韩正主持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题座谈会;易纲: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2-12-07 15:14:00

字号

一、碳中和政策


1、韩正主持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题座谈会


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6月28日到山西太原调研,主持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题座谈会并讲话。


座谈会上,韩正在认真听取山西省和有关企业、研发机构负责同志发言后指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守牢能源安全底线,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物价保民生作出贡献。要坚持远近结合、先立后破,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政府调控,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要促进煤电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问责,确保抓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扎实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切实保障民生用电和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座谈会后,韩正前往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情况。韩正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深度开发和转化应用。要加强统筹谋划和资源整合,着眼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的整个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2、《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


6月3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指出,农业具有“绿色”属性和多重功能,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业资源高度消耗的经营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种养业绿色生产和低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产生活使用散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和碳排放问题突出。


《方案》明确,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的合力充分发挥。


重点任务有六点: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还提出十大重大行动:一是稻田甲烷减排行动,二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三是畜禽低碳减排行动,四是渔业减排增汇行动,五是农机绿色节能行动,六是农田碳汇提升行动,七是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八是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九是科技创新支撑行动,十是科技创新支撑行动。


《方案》指出,要加强产业培育。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为增长点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3、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部署工业能效提升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尽其用、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


加快推进煤炭利用高效化、清洁化。有序推动煤炭减量替代,推进煤炭向清洁燃料、优质原料和高质材料转变。加快应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按照“以气定改”原则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天然气替代。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


加快推进工业用能多元化、绿色化。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鼓励通过电力市场购买绿色电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加快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加热、烘干、蒸汽供应等环节,推广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替代工艺技术装备,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稳妥有序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鼓励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电能替代项目的用电需求。到2025年,电能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


4、四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近日,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四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规划》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1+N+X”要求的专项规划,是指导黄河流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实施相关规划方案、政策措施和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聚焦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提出203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初步构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面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规划》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绿色发展;二是推进三水统筹,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三是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四是加强管控修复,防治土壤地下水污染;五是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系统保护修复;六是强化源头管控,有效防范重大环境风险;七是构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为保障目标任务完成,《规划》部署了8类重点工程,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多元投资、加强宣传引导三方面工作要求。


5、“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6月27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表示,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11个试点城市和5个地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黄润秋强调,“十四五”时期,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要把握好四点工作要求。一是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编制高质量实施方案,制定好废物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二是全面部署,按照《工作方案》总体安排,扎实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和有效处置、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等各方面工作。三是先行先试,加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各地实际的固体废物治理模式。四是上下联动,推动形成国家和地方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会议并宣读“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包括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参照推进的地区。


6、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大幅攀升,碳价小幅下跌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24,990吨,总成交额18,749,460.00元。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24,990吨,周成交额7,249,460.00元,最高成交价60.00元/吨,最低成交价57.50元/吨,上周五收盘价为58.00元/吨,较前一个周五下跌3.33%。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200,000吨,周成交额11,500,000.00元。截至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3,831,890吨,累计成交额8,482,507,540.02元。


二、绿色金融


1、易纲: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


据易纲表示,在绿色转型和货币政策方面,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一些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也要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在绿色信息披露方面,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


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重点是推动制定转型金融框架,引导市场资金支持高排放行业稳妥有序地实现低碳转型。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2、生态环境部李高:大力营造有利于ESG发展的政策环境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2022年6月28至30日举行的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致辞中指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李高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成就,一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碳市场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三是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揭开新篇章,四是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的中国贡献。


李高表示,ESG既是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基础,也是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的重点关注领域。生态环境部积极支持ESG在中国的发展,努力构建与“双碳”目标相衔接的ESG政策和标准体系。最后,李高提出将从ESG评价标准与质量、开展ESG先行先试、加强ESG信息披露、大力倡导ESG理念四个方面着手,大力营造有利于ESG发展的政策环境。


3、白重恩:改革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


6月2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出席“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2022年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需要对这样一个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发放方式来进行改革,改革以后才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碳中和。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统一运行情况下,目前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发放方式存在弊端,白重恩指出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一是拉闸限电的问题;第二是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不够的问题;第三是如何应对碳关税。对这三个问题来说,如果能更好地建立价格机制,让碳排放的成本有效地传导到电力价格中,这都会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使得电力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电力价格上涨的负担可以由出售排放权的收益来对冲。


因此,他建议将免费配额发放给电力企业改为发放给电力的终端使用者,减小终端使用者对电价改革的抵触,推动电价市场化发展并实现碳排放成本传导到电价,缓解电力供不应求压力、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建立起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推动企业绿电交易,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减少碳边境调节税的税基。


4、国内首个二手交易平台碳减排评估标准发布


日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批准发布《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二手交易平台》团体标准。该技术规范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转转集团(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和国际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等企业、机构共同参与起草。据了解,该技术规范依据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确定了二手交易平台项目边界、温室气体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及基准线情景,形成减排量评估方法。上述技术规范适用于二手交易平台包括闲置交易在内经营服务活动的碳减排量评估,是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首个针对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的标准;相关研究也可以为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5、8家基金公司首批碳中和ETF正式获批


6月28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大成基金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正式获批,将于7月4日正式公开发行,标志着市场迎来首批真正的碳中和ETF产品。据悉,这是国内首批碳中和ETF产品,其中沪深两市交易所各四只。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据指数编制方案介绍,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SEEE碳中和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6、华为获颁全球首份逆变器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2022年6月28日,华为智能光伏荣获英国标准协会BSI(BritishStandardsInstitution)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意见声明书,这是BSI颁发的全球首份逆变器产品碳足迹声明。


BSI作为国际标准之源,不仅是发布全球首个碳足迹标准PAS2050的机构,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特别顾问,具有公认的权威性。据悉,华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逆变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获得权威机构BSI的认可将对光伏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将碳足迹作为设备招标的重要选项,华为作为具备碳足迹权威认证的绿色制造先进企业,可以助力客户开发低碳高质量的光伏项目。华为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低碳能力建设,以创新技术研发更多生态友好型碳足迹产品,加速自身和客户的碳减排,秉承可持续发展目标携手迈向绿色美好未来。


7、阿里巴巴推出碳账户等碳管理解决方案


近日,阿里云加速器发布阿里云低碳科技加速器,正式宣布布局和发力低碳科技产业。首期低碳科技加速器招募30家具备硬核科技、先进生产力的低碳科技企业。2021年阿里巴巴提出碳中和战略目标,其中在带动生态上创新性的提出到2035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据阿里巴巴ESG及双碳业务部总经理杨灵叶介绍,“自目标提出后,阿里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切实的行动。自身绿色转型上,不断加大绿电投入和新能源合作;带动生态转型上,推出了鼓励消费者低碳生活的‘88碳账户’、倡导品牌减碳消费行动等”,阿里巴巴旗下的闲鱼、菜鸟、高德、饿了么等也均推出了相关个人碳账户。此次阿里ESG也开放了集团层面的合作,希望合作清洁能源类、储能类、综合能源服务类等9类能源变革+数字变革相关合作企业以及碳交易机构、碳盘查机构、碳审计机构等11类相关的绿色经济机构和企业。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