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野生比圈养更长寿
来源:
时间:2009-05-04 00:00:00
动物野生还是圈养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争论的一个焦点是,野生使得动物更为健康长寿还是圈养更让它们健康长寿。此前对黑猩猩的研究似乎证明,圈养更有利于其健康和长寿。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一般只能活到40岁到45岁,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一般可以活到50岁到60岁。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猿泰山》系列电影中扮演“奇塔”的黑猩猩于2008年4月9日已满76岁,被吉尼斯世界纪录鉴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黑猩猩。
然而,现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对大象的研究却表明,野生大象远比圈养的大象要长寿得多。这一结果可能会再次激化这样的争论:是否要将动物圈养在动物园?
研究人员对欧洲动物园饲养的大象与非洲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该公园因大象的数量及其大象群体数目庞大而著称)和缅甸搬运木材的大象的寿命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在野生环境或自然工作环境下的大象寿命比在动物园的大象寿命高2倍甚至更多。
在欧洲动物园中的非洲大象的平均寿命是16.9岁,而在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死于自然原因的大象的平均寿命是56岁。不过,如果算上被人为屠杀的大象,则非洲大象的平均寿命会低一些,为35.9岁。即使如此,也比动物园中的大象的寿命高2倍多。
对亚洲大象的研究也证明,野生象比圈养象长寿。在欧洲动物园的亚洲大象平均寿命是18.9岁,而在缅甸用以搬运木材的大象的平均寿命则是41.7岁。这也意味着,在自然的工作环境下,大象的寿命比动物园圈养的大象要长寿得多。
不过,圭尔夫大学动物科学系大象研究小组的乔治亚·J·梅森认为,最近几年动物园中的大象的寿命有改善,这提示,对大象照料和饲养的条件如果得到改善,其寿命是会提高的。不过,梅森认为,从野生大象和野外工作的大象的寿命高于动物园的大象来看,亚洲和非洲对大象的保护远比西方动物园的保护更为成功。
现在,全球动物园约有1200头大象,其中一半在欧洲的动物园。而人们关注的重点又在雌象,雌象占了这些动物园中大象的80%。
另一个惊人的现象也说明,野生大象的寿命优于圈养大象。在动物园出生的亚洲大象比野外捕获而送到动物园的大象也要短寿。而且,在动物园中,亚洲大象幼象的死亡率是缅甸野外搬运树木工作大象幼象的死亡率的2倍至3倍。而到成年后,动物园出生的大象一般都早死。这也说明,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圈养对大象生命的危害甚于半路的圈养。而命运最好的就是自由自在地在自然中生长的大象,其次是在自然环境中工作的大象。
为什么动物园中的大象短寿?梅森认为,动物园中通常缺乏大象在野外所习惯的大型的放牧区,而且圈养的动物通常是孤独的,或者只有两三个非亲属关系的同伴。而在野外环境中,大象习惯于与有亲缘关系的大象群居。群居生活使它们不仅能互相照应,而且有心灵的依托。
当然,对于野生象寿命优于圈养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深入研究,但也有研究人员对梅森等人的研究结果持不同意见。国际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的发言人史蒂芬·费尔德曼说,梅森等人的研究并不能代表北美的情况,而且在现实中是难以比较动物园和野外环境的大象的。因为在动物园中,所有的情况都可观察到,而在野外,研究人员只能研究到关于大象的一小部分。
此外,对野生大象研究的研究人员获得了有关方面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来源于加拿大国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查尔斯·沃伦斯缅甸信托基金、三棵橡树基金会、丰田基金会和伦敦大学等。
在梅森等人的研究之前,也有一些研究证明,动物园的大象的确寿命较短。而且动物保护主义者近年来一直反对在动物园饲养大象,主要理由是动物园中缺乏大象生活的巨大空间,而且只有少量的大象关在一起,因而影响到大象的种群生存。也许,野生大象更为长寿的事实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是对于否将大象圈养在动物园中的问题将会有更激烈的争论。
作者: 张田勘 编辑: 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