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果子狸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09-15 00:00:00

字号
  果子狸也叫花面狸、白鼻狗、花面棕榈猫等。果子狸是珍贵的毛皮和肉用的野生动物。产于我国南方的狸皮针毛平顺,底绒细柔,色泽鲜艳,但张幅较小;而产于北方的狸皮毛绒丰厚,多为青灰色,张幅较大。制裘皮可做成长短皮衣、皮帽、皮领、皮手套等。尾毛和针毛长而富有弹性,可以制成毛刷和画笔。果子狸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滋补功效,故被誉为山珍野味,在历史上为皇家贡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记载:“玉面狸(即果子狸)专上树木食百果,冬日极肥,人多糟为珍品,大能醒酒。……肉甘、平、无毒,治风湿鬼毒气,皮中如针刺。作羹霍。治痔及鼠痰,不过三顿,甚妙。补中益气,去游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子狸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用于餐桌上的佳看,在广东和香港等南方城市备受消费者青睐。
果子狸体长51—76厘米,尾长51—64厘米,体重3600—5000克。面部黑褐色,从鼻端到头后部及眼睛上下各有一条白纹。背部体毛灰棕色。腹面灰色或淡黄色。四肢短,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缩性;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大约为30~42厘米,末端黑色。野外分布于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地。

点击看大图

    果子狸栖息于山地森林中。穴居。夜行性。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杂食性,以植物果实,以及鼠、鸟、蛇、蛙和昆虫等为食。每年2—5月发情。怀孕期为70—90天。夏季产仔,每胎产1—5仔。1岁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5年。
果子狸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一般多放置于小笼舍(2×2.5平方米)或用小铁笼饲养,再将笼舍放置于闲置的房间内或者专门设置一个小庭院。由于其活动范围较小,清洁卫生尤显重要。内室以水泥地面为宜,便于冲刷。由于果子狸善攀缘,室内外可设栖杠、树桩等供动物攀爬,以便活动和休息;房间也应该设立顶网或顶盖,网孔不大于5平方厘米,以防止动物逃跑和保证安全。

    夏季的遮荫和冬季的防寒工作必不可少。夏季要防止曝晒雨淋,冬天要防止穿堂风,尤其是夜晚,可用草帘或棉帘遮挡,一般保持其生活环境温度在25~30℃即可。饮水必须清洁新鲜,夏季晒过的水和冬季结冰的水不要让其饮用,且要经常地换水。

    由于果子狸的食性是以植物果实为主,因此可根据个同季节饲喂不同的果类,其数量要占日粮重量的二分之一。要注意饲料种类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一般成体每日饲喂混合饲料窝窝头150克,肉、鱼30克,水果、蔬菜150~200克,其混合饲料组成为:30%白面,25%玉米面,20%麸皮和5%骨粉。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可饲喂不同果类,夏季对其可投喂黄瓜、西红柿和梅豆角等;冬季可投喂苹果、红橙等,都可提高其食欲。投喂饲料量及成分也要随动物发育状况而有所变化。当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及分娩后,幼仔体重迅速增加时,日粮中肉、鱼的比例应增加,每日可增到150克左右,水果可增至200~250克左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喂给乳类食物,如牛乳等,其量可以增到450克左右。

    果子狸的食性杂,耐粗饲,饲养方法简单,抗病力强,易驯养,人工饲养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肖爱萍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