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资政建言No.20】崔强: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3-06-25 13:53:31

字号

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1.jpg

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jpg


以下为《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文字版全文:


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1971年,美国成立了首支ESG基金(PAXWX),而后又于1990年成立了首个ESG指数(Domini 400)。2004年,联合国发布的报告Who Cares Wins正式提出了ESG概念,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和推广ESG评价标准,中国企业将被激励采取更多的环保、社会和治理措施,促进绿色、高质量的发展。这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社会福利,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ESG相关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关评价标准的缺失影响了ESG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因此,推动建立ESG评价标准对中国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国内外政策频出,支持ESG评价体系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和社会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ESG相关话题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ESG评价标准。欧盟于2014年修订《非财务报告指令》,要求员工数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必须披露ESG信息,成员国应于2016年12月前开始遵守,由此欧盟国家ESG信息披露开始快速发展。2021年4月欧盟将ESG信息披露范围要求扩大至所有的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2021年6月,美国的众议院通过《ESG信息披露简化法案》。


中国的ESG借助“双碳”目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2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标准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并提出了加快建立绿色债券标准、制定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建立ESG评价标准体系等重点工作。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推动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并提升ESG绩效,力争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ESG报告披露全覆盖,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023年4月14日,香港联交所发布《有关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咨询文件,就修订ESG报告框架以加强上市发行人做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建议咨询市场意见。港交所计划于2024年开始强制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由此可见,国内外对于ESG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将进入ESG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ESG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仍缺乏统一的ESG评价标准。随着市场的需求,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家ESG评级机构,各家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呈现的方式也大都不一样。有的评价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环境尤其是碳排放等指标赋予的分值较高,有的则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的ESG披露标准,根据MSCI或申万等行业分类选取不同的指标并构建方法论,形成评价标准体系。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最终的ESG评价结果肯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加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同,ESG报告评价结果的通用性较差。


基于多方面原因的共同影响,2022年中国各类ESG相关团体制定的标准呈爆发式增长,《企业ESG披露指南》《企业ESG评价体系》《企业ESG报告编制指南》《能源企业ESG评价标准》等多项团体标准发布,积极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在已披露ESG报告的企业中,A股、港股以及海外的上市公司占了绝大多数。以今年4月底结束的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为例,近1700家A股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了ESG相关报告,数量再创新高。在“双碳”政策的宏观大背景下,企业披露ESG报告对于上市、投融资的影响越来越大,预计不久的将来,ESG报告将成为上市公司、央企和国企的“必备品”。


由于缺乏ESG评价的相关标准,已披露的ESG报告普遍存在多个问题:一是有的企业信息披露报喜不报忧,以主观方式“自说自话”,报告中夹杂着较多的无关信息,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导致报告整体质量较差,读者难以从企业的ESG报告中获取有效信息;二是企业自己编制ESG报告,真实性、透明度难以保障,尤其是引用数据的准确性没有衡量的标准,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ESG披露环节至关重要;三是各家评级机构的评价体系不同,导致不同企业的ESG评级出现“错位”,缺乏联动性。


构建ESG评价标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构建中国特色的ESG评价标准体系,更多的要结合中国特色元素,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者之间均衡融合。在环境方面要充分考虑“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要求主张,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在社会方面不但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稳定,还要助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宏伟布局;在治理方面强调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障员工权益,向下延展到家庭、个人、社会行动人的行为治理,以及向上的社会治理。基于此,要构建均衡融合的ESG评价体系,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标准,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又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还要充分结合市场,顺应全球趋势,考虑各种标准体系之间的差异,否则会与国际脱节,导致国内的ESG报告和评价结果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


首先,要制定ESG信息披露体系的相关行业标准。不同的评价体系包含了不同的底层指标,对同一事件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ESG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统一的信息披露体系非常重要,该体系应兼顾企业的性质、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所处的地域等特点,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例如,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标应占相对较高的权重,利润指标占相对较低的权重;化工行业、冶金开采行业等污染性较大的企业,应赋予环保指标更高的权重;中西部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可以涉及具备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等指标。


其次,要确保底层数据来源准确客观,并制定关于ESG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的行业准则。ESG报告中的数据处理不只是简单的数据整合,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验证等过程。例如,对于环境数据,数据处理可能包括将碳排放量转换为二氧化碳当量,使其可与其他公司的排放量进行比较;对于社会数据,数据处理可能需要纠正公司报告错误或缺失,并对所述事件进行背景调查。只有确保了ESG报告编制过程中所采集的底层数据准确客观,才能保证ESG报告的质量。


最后,制定统一的ESG评价结果呈现形式,方便ESG报告阅读者快速获取企业ESG报告的关键信息。目前国内有20家左右的ESG报告评级机构,全球多达600家。以著名的第三方ESG报告评级机构摩根士丹利和富时罗素为例,摩根士丹利将ESG评价结果分为七个级别,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和CCC级,而富时罗素会在ESG的整体评级0至5分之间进行打分,其中5分为最高评分。ESG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直接影响了ESG报告的联动性,使得ESG信息披露的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国内制定统一的ESG报告评价结果呈现形式至关重要。


综上,建立ESG评价标准,通过推动中国企业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取得更加引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建立ESG评价标准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为中国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作者简介:崔强(1990.12- ) ,工商管理硕士,东营高新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潍坊理工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级研修班2019级学员,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能源与环境管理。


编辑:刘基伟   校对:王若璇


(《资政建言》征稿启事网址:http://www.eco.gov.cn/news_info/61676.html )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