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热点推荐 >  正文

【观察】“破圈”利器!小衣服能做大文章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3-05-12 18:05:01

字号

“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近日,山东曹县因汉服订单过于火爆登上热搜。


image.png


据悉,线上热销的汉服,有1/3来自曹县。这个资源一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汉服产业名扬四海,辖区内多个乡村在汉服产业的加持下脱贫致富。统计显示,仅今年一季度,曹县汉服销售额就高达10.38亿元。


image.png

image.png

曹县 图/齐鲁晚报


随着汉服从小众喜好走向大众化,原本只活跃于影视剧、舞台演出及COS圈的汉服,逐渐打破次元壁,走上街头巷尾,成为Z世代年轻人追捧的潮流,汉服经济也迎来井喷。


“汉服热”不只推动了布料、服装等直接相关的产业发展,还带动了汉服租赁、汉服体验馆、写真摄影、妆造服务等周边产业的壮大。其影响力甚至“破圈”延伸,为文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汉服解锁乡村旅游新花样


罗衣飘飘,梦回千年,怎能缺少相衬的场景?


古城、古镇、古村、园林在营造古典氛围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事实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汉服的重要使用场景。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66%的汉服消费者购买场景驱动主要为日常游玩、旅途场景,其次为民俗活动穿着和拍摄古风造型写真场景。


浏览各大社交平台,关于汉服游古村的体验和攻略分享比比皆是。各地文旅、各大景区和旅行社也紧跟潮流,纷纷以“适合汉服打卡”为卖点,宣传自家的景点和产品。安徽宏村、江西安义千年古村群、江西长溪古村、湖北昭君村、福建楼下村、山东留村等古村,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是小有名气的汉服打卡目的地。汉服游的兴起,不仅为古村营收创造了新增长点,还助力传统村落焕发了新时代的生机与风采。


image.png

image.png


为了吸引更多的汉服“同袍”前来旅游消费,各地奇招百出。汉服打卡、传统节日招募汉服爱好者、推出汉服专属优惠活动已成常规玩法;举办各类汉服庆典,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则是当下的热门花样。


齐腰襦裙、琵琶飞袖、花钿钗环……今年3月,众多汉服爱好者齐聚河南修武县第五届云台山汉服花朝节,边赏花边体验汉服婚礼、甲胄、礼乐展演、裙幄之宴等特色活动。云台山景区以花朝节为媒,不断丰富游玩体验,汉服活动每年可引流20余万人,持续带动周边乡村群众增收致富。


image.png

第五届云台山汉服花朝节上演“汉服大巡游”活动 图/新华网

image.png

演员在第五届云台山汉服花朝节表演节目 图/新华网


纵览各类汉服活动,我们不难发现,汉服只是旅游宣传的突破口,它凝聚着景区的古风、古韵特点,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它为引的一系列活动,也大多围绕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展开,彰显国风特色。


这样紧抓“汉服”文化特色,以点破面的引流宣传方式,也启发着民族服饰及民族村落的推广。


巧用民族服饰,打好特色旅游牌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代表,每一笔剪裁、每一针绣花、每一个配饰都蕴含着该民族特有的风俗。而服饰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事物之一,漂亮或奇特的服饰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image.png

苗族 图/pixabay


少数民族服饰虽缺少汉服的高知名度和广受众群,但其独特的异域风情可以牢牢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和爱美之心,仍不失为旅游宣传的“破圈”利器。


前不久,“民族服饰落手变装秀”火遍全网,豪迈的蒙古族“王爷”、霸气的瑶族“大祭司”、威严的彝族“大长老”以及罕见的赫哲族鱼皮衣等被不少网友津津乐道,为民族文化及旅游宣传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image.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蒙古族、瑶族、彝族、赫哲族


以民族服饰为突破口做宣传展示,打开知名度,提升关注度,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打卡。同时深挖民族文化内核和非遗价值,以特色民俗、建筑、美食等丰富旅游业态,引导游客沉浸式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打造差异化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旅行体验,既能让人眼前一亮,又不必担心过度同质化。在“国风”之外,亦可掀起“最炫民族风”。


将服饰打造成“破圈”IP带动旅游,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的生动实践。国风及民族风旅游业态的打造,则需坚持“寓旅于文、寓文于旅”才能走得长远。根植本民族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小山村也能大放异彩。


图片来源见文内标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