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固废 >  正文

云南九城市出台“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环境网 时间:2022-11-02 10:16:38

字号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云南省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市以及参照建设的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市、蒙自市、河口县9个城市(以下简称“九城市”)人民政府相继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9个城市立足区域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定位特点,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共同绘就“无废”蓝图,标志着云南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无废新城未来可期。


着眼绿色发展科学设置任务指标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张玉介绍,九城市人民政府在紧密联系实际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着眼加快绿色发展,针对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出台的《实施方案》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农业源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及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提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精心设定了具体建设指标。


玉溪市提出,打造滇中地区固体废物资源综合治理能力与精细化管理“样板”。结合市域特征重点打造搭建高新区微能源网、云南绿色钢城、“三湖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湖流域”厨余协调处置、玉溪新能源产业电池和贵金属基地五张亮点牌,明确六个方面工作任务,设置55项指标,含必选指标25项,可选指标21项,增设特色指标9项(开展“无废”园区数量、高标准农田比重、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三湖”流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数量、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


普洱市提出八个方面工作任务(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低碳带动农业绿色转型;提高林木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完善生活领域固体废物体系,做靓城市“高颜值”;筑绿色低碳人居,提升城市“高品质”;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筑牢安全防线;打造“无废”窗口,厚植“无废”文化;建设全域“无废城市”体系,筑牢绿色基底),共设定50项指标,包括25项必选指标、21项可选指标及4项特色指标。


河口县提出“无废城市”建设六个方面工作任务,设置了43项指标,其中2项特色指标。明确到2025年,河口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全面建成,热区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边境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稳步推进、固体废物转移入境得到全面控制、跨境旅游绿色产业稳中向好,初步形成“无废国门口岸”建设的“河口模式”。


切实增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


九城市出台的《实施方案》,围绕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精准识别当地主要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把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压力,严格监督管理、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作为补齐短板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切实增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


昆明市提出,结合区域特色、产业特点与发展趋势,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现固体废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尤其强调加强磷石膏综合治理,促进综合利用水平提升。重在鼓励磷化工企业对传统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实现磷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研究制定加快推动昆明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努力构建磷石膏综合利用创新—试验示范—产业应用的闭环体系。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优先采用生态修复等方式加以利用,开展工程试点。


楚雄州提出,加快构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制机制及配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牟定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2025年底,牟定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资源利用率达75%。加快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企业培育,2025年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


多措并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格局


九城市出台的《实施方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明确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时,十分注重扩大“无废城市”建设宣传的覆盖面,强调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


西双版纳州提出,以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为工作总纲领,把创建“无废城市”与生态文明州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有机结合,在医疗废物尤其是涉疫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垃圾分类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等重点领域齐头并进,创建和打造城市“无废”旅游示范区,探索“象往版纳-那里无废”旅游新模式,使“无废”深入人心,全民和游客共享绿色生活。


丽江市提出,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纳入有关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无废细胞”创建,培育“无废文化”。鼓励包括游客在内的全民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大理市提出,建立“无废城市”宣教基地。结合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宣传教育基地的基础,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散市场等场地建设基地。设置生态可持续知识区、经济循环区、堆肥模拟区、无废互动体验区、苍山洱海环境艺术场景、回收可持续创作区、创意作品展售区等场景,通过现场实景教育,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互动技术,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接受、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蒙自市提出,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将“无废城市”建设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相关部门要开展好各自分管领域的学习培训工作。将“无废城市”建设、文明旅游纳入旅行社行业宣传体系,融入景区准则规范,提高“无废城市”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提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度, 让“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楚雄彝族自治州提出,加强督导考核,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 弄虚作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对年度考核评估结果未通过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将违法企业列入缺失社会责任名单(黑名单)处理,采取金融部门不予贷款,有关部门不再批准建设新项目等措施,规范有序的行业市场。引入群众监督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工作透明度,增加公众对政策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确保建设成效让群众满意,提升群众获得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