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修复 >  正文

海东化隆:从“野鸭湖”看沙连堡乡生态保护成效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2-06-20 15:06:44

字号

“野鸭湖”位于化隆县沙连堡乡加仓村西南角,海拔3000米左右,距离乡政府3公里。水面约为2000多平方米,水深两米左右,因水底有泉眼,加之地势低洼,常年聚积雨水,而形成了现在的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风光旖旎,被青山绿水怀抱的湖水如一面镜子,似一个天池,好像是到了南方的秀丽山川。经过80多年发展和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形成了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现在这里水草丰茂,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夏天都有野鸭栖息于此,故称“野鸭湖”。“盘山之中良田沃,沟壑纵横水草丰;且说幽境堪桃源,白云青嶂赛人间。”这是对化隆县沙连堡乡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虽然是高寒高海拔地区,但这里人文淳朴,风景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化隆县沙连堡乡党委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引领,切实践行生态发展理念,团结和睦、奋斗不息,共建绿色家园。


image.png

  

“注重”绿色生态发展,打造天境秀美田园风光。按照“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要求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乡党委始终把生态绿色发展作为主线,积极发动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实施“绿山坡、绿河谷、绿村庄”行动,经过几年共同努力,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房屋前后绿色成荫、乡道两旁百花争艳,依据“村规民约”,通过门前“三包”、保洁员定岗定段、生活垃圾处理、庭院干净美丽、“厕所革命”全覆盖等措施,如今到处展现出一幅鸟语花香、风景秀美般的田园风光“富春山居图”。截止目前,公益林达14915.6亩,退耕还林24176.6亩,植被覆盖率达到25%,使沙连堡乡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加仓村支部书记兼主任马学明表示:咱们村这片“野鸭湖”是沙连堡乡生态变迁的缩影,定期清除水中杂物和漂浮垃圾,加之水中芦苇等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水质逐年变好。每逢夏季都可以看到野鸭栖息于此筑巢产蛋,水中蝌蚪成群,田里野鸡飞舞,坡上哈拉(土拨鼠)成对,周边油菜花香,偶尔野狐狸也会来欣赏这分外美丽的景色。


    坚持”网格管理模式,助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以党建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乡党委压实各村党支部草原生态管护员职责,连片村设置为一个片区,每个片区一名草原生态管护员,共三个片区,每个村分别设置两到四名护林员,确保公益林、退耕还林、山崖植被、野生动物等基本生态系统保护,同时每季度对生态管护员开展巡护督查,乡党委专题研究生态巡护情况研究,更换不称职护林员,进一步压实细化管护任务。加强各村党员和保洁员的职责,不同路段实行定岗定责,开展党员和保洁员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活动,激发党员、保洁员和群众们对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意识,全面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截至目前,全乡共聘用护林员44名,保洁员36名,有力地保障了草原生态持续向好发展。草原生态管护员土韩乙俩四说: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这里的植物有近30余种,野生动物10多种,有山有树,有草有水,有飞禽走兽,有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说是动植物生活的天堂。


image.png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擦亮全域生态绿色底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全乡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仓村以前开荒造田、植被破坏严重、每到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村庄道路淤泥不堪、垃圾覆盖村庄、村民房屋安全隐患较大,近几年自退耕还林、公益林、河谷修复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一大批生态项目实施以来,如今的加仓村变了一个样,沙棘林覆盖率达60%,村庄乡道绿化率达90%,到春夏各种野花争先开放,各种野生动物汇聚在沙棘林、野花草丛和麦田里“玩耍”,每户人家每年得到不少的生态补偿金,在乡党委持续引领下很多人进入大城市从事拉面产业和回乡种养殖产业,房子翻修、几乎家家户户有小轿车、甚至有的人家已到城里买房、生活过得很殷实。加仓村是沙连堡乡生态系统的一个缩影,全乡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步,沙连堡乡各族人民将在乡党委的带领下,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保护好生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举并用,突破进位,进一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打通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路子,在乡村振兴中守护绿水青山,在绿水青山中推进乡村振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