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黑榜 >  正文

铺绿网、挂塑料树叶“复绿”……怎么就评上了绿色矿山?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2-01-13 14:15:47

字号

违法侵占林地耕地,采矿作业“遍地开花”,废石废渣随意填埋,强酸性淋溶水渗入地下,这是贵州省黄平县某矿区的现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用“触目惊心”形容暗访现场。然而,这样一个近三年被处罚了62次的矿山,却被列入贵州省2021年度第一批省级绿色矿山公示名单。另一个违法侵占国家森林公园的砂石场也位列其中。


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必须具备“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许可证合法有效”“近三年未受到行政处罚或处罚已整改到位”“矿区范围未涉及各类保护地”等先决条件。


c563d65cabc6f75d4afcf34056ecce7a.jpg

2021年10月27日,前期暗查使用无人机拍摄,修文县阳光砂石厂罗汉坡砂石矿山部分区域覆土复绿等生态修复措施不到位,只是铺设绿色防尘网、悬挂塑料树叶进行虚假整改。 


然而,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披露,贵阳市修文县2020年建成的14座绿色矿山中,多数不符合上述条件,有的压根就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中13座矿山2018年以来因侵占林地等被处罚47次,有12座不同程度存在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修复滞后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劣迹斑斑、千疮百孔的矿山怎么就成了“绿色矿山”?它们如何顺利通过层层评审,摇身一变,成了榜上“楷模”?为何涉事企业多次被罚,还敢屡教不改,还能继续作业?矿企如此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违法,当地政府是毫不知情还是视而不见?又或者说,他们对“绿色矿山”另有见解?这背后是否存在为开发让路、甚至大开绿灯的情况?这些疑问,含糊不得,必须有个说法。


此外,矿山生态遭到破坏,如果当地政府和涉事企业知错能改、全力修复,那么也能及时止损。但令人愤懑的是,所谓的“复绿”不过是在山体上铺设绿色防尘网、悬挂塑料树叶,掩人耳目罢了。“遮羞布”蒙得了一些人的良心,却无法盖住丑行。督察组暗访曝光后,一切公之于世,那些曾试图瞒天过海的人终究难逃其责,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多彩贵州,生态大省。绿色是贵州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最持久的动力。只有从发展理念、发展路径上都坚守好绿色,贵州的飞跃才能不失本色,有更靓丽的成色。毁山采矿、违规评优等不光彩行为必须根除。毕竟,绿色与多彩不容抹黑。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