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自媒体 >  正文

遭遇历史最大洪水,这座城市如何做到不落下一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06-24 18:59:27

字号

微信图片_20200624185849.jpg

6月22日,綦江区城区綦河水位不断上涨,超过保证水位,城区不少街道被淹。新华网 发(石亮 摄)


  新华网重庆6月24日电(韩梦霖)6月22日早上8点刚过,重庆市綦江区菜坝社区党委书记林平就和30多名社区志愿者,在綦河临河街道的路上拉起了警戒线,挨家挨户敲门、打电话通知菜坝社区的居民疏散转移,并一对一帮助老弱病残居民转移。


  当天,林平等社区志愿者将菜坝社区1000多家住户和商铺内的600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没有落下一人。


  此时的綦河水位正不断上涨。6月22日上午11时50分,重庆市发布洪水红色预警,预计綦江流域重庆段未来8小时内将出现超历史洪水。这也是重庆历史上首次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当日20时,江津綦江五岔站出现洪峰水位205.85米,超过保证水位(200.51米)5.34米,超过1998年洪水水位0.30米,这也意味着綦江流域重庆段遭遇自我市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从6月22日早上开始,綦江全城打响了“限时撤离战”。


  6月22日当天,綦江区级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力量,赶赴抗洪抢险一线,全体区级领导下沉21个街镇,加强一线调度,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组织、工作到位,21个镇街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参与抗洪抢险总人数达4618人。


微信图片_20200624185854.jpg

6月22日,綦江区城区綦河水位不断上涨,超过保证水位,城区不少街道被淹。新华网 发(石亮 摄)


  新华网重庆6月24日电(韩梦霖)6月22日早上8点刚过,重庆市綦江区菜坝社区党委书记林平就和30多名社区志愿者,在綦河临河街道的路上拉起了警戒线,挨家挨户敲门、打电话通知菜坝社区的居民疏散转移,并一对一帮助老弱病残居民转移。


  当天,林平等社区志愿者将菜坝社区1000多家住户和商铺内的600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没有落下一人。


  此时的綦河水位正不断上涨。6月22日上午11时50分,重庆市发布洪水红色预警,预计綦江流域重庆段未来8小时内将出现超历史洪水。这也是重庆历史上首次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当日20时,江津綦江五岔站出现洪峰水位205.85米,超过保证水位(200.51米)5.34米,超过1998年洪水水位0.30米,这也意味着綦江流域重庆段遭遇自我市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从6月22日早上开始,綦江全城打响了“限时撤离战”。


  6月22日当天,綦江区级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力量,赶赴抗洪抢险一线,全体区级领导下沉21个街镇,加强一线调度,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组织、工作到位,21个镇街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参与抗洪抢险总人数达4618人。


微信图片_20200624185900.jpg

正在观测水位的五岔水文站站长刘劲梅。新华网 彭博 摄


  从4月起,五岔水文站便开始了汛期24小时值班。面对超历史洪水,担任该水文站站长的刘劲梅需要不断向上级上报实时水位和流量。


  “越是汛期,我们的工作越重要。” 刘劲梅说,水文站早一点把洪水的讯息报出去,沿途的政府和百姓就能多一点处置的时间。


  “6月19日,綦江区委、区政府就发布了强降雨天气预警信息,各镇街、各部门提前做好了预警预测工作。”据綦江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江宗华介绍。


  6月22日晚,洪峰过后,水位开始下降,在街头,綦江社区干部、志愿者和街道旁的商户一起清淤消毒,加紧进行灾后恢复工作。


  据悉,本次洪灾致使綦江区21个街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67529人,农作物绝收面积达76.43公顷。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约1.4亿元。据介绍,接下来,綦江区将由区应急局、民政局牵头,对各街镇开展灾后自救、互助、安置、治疗救助等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针对受灾群众由各街镇负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摸清情况,及时妥善处置化解工作。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