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选口罩不必追求最高等级(消费万花筒)
本报记者 齐志明
积极做好个人防护。选择资质齐全、渠道规范的正规商家购买防疫用品,注意查看标识标签,保存好相关购物凭证。面对扑面而来、形形色色的防疫信息,消费者务必注意辨别,要通过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等官方渠道获取疫情最新进展及有关防控信息随着节后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全国的口罩产能将得到迅速提升。当前,部分地区已通过居委会、药店等向消费者免费定量发放口罩。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防疫,不轻信、不购买、不使用未经官方认可的所谓防疫抗疫药品,按照官方推荐的防疫措施。
受疫情影响,一些消费者不得已取消或变更了事先预订的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消费活动。尽管有关部门和行业及时出台了减免消费者损失的退单政策,但由于假期退单集中、客服人员不足、售后服务涉及环节多等诸多客观因素,导致部分消费者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消费者应保存好有关消费记录和凭证,冷静耐心地与经营者进行沟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中消协呼吁,消费者要主动参与消费监督,对于部分经营者恶意囤积、虚假宣传、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拒不履责等不法行为,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积极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