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湿地 >  正文

珲春千名志愿者敬信湿地春哺"鸭潮雁海"(图)

来源:延边新闻网 时间:2010-04-08 00:00:00

字号

 


 

飞舞的"鸭潮雁海"    韩宝臣/摄影

“出发!”3月31日,随着珲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国贤的一声令下,来自社会各界的千余名爱鸟志愿者涌出珲春市委大院,赶赴珲春市敬信湿地,为候鸟送去食物。珲春市“保护环境、爱护候鸟”活动正式启动。

素有“北国小江南”美誉的敬信湿地,位于珲春市南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处,水域沼泽8000余公顷,总面积约2.1万公顷,是吉林省重点保护湿地之一。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有成千上万水鸟到这里觅食、休整,大批的丹顶鹤、白鹭和大雁等候鸟都会停留一个月左右后飞去西伯利亚繁衍后代。

三月的敬信湿地,冰雪斑驳,草木泛绿,数万只水鸟在这里栖息,它们时而振翅高飞,遮云蔽日,时而万鸟争鸣,声震寰宇。“太壮观太漂亮了!”看着如此壮观的场面,志愿者们发出了惊呼,他们不顾田地的泥泞,用盆子端着鸟食向田地里倾洒。据了解,参加当日活动的志愿者达1000多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机关干部,有普通市民,有部队官兵,还有宗教界人士等,当日他们共撒了12吨鸟食。

珲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巍说,近年来,随着珲春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环境力度的加大,来敬信湿地栖息的候鸟越来越多。今后,我们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行动起来保护候鸟,让珲春成为候鸟的天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近年来,为了保护候鸟,珲春市采取了有力措施,一方面通过各级各类媒体以及流动宣传车,定期不定期宣传护鸟、喂食等有关知识外,另一方面还专门成立了执法队,流动执法保护候鸟。据悉,当日的“保护环境、爱护候鸟”由珲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联合举办,是爱鸟月活动之一,珲春市的爱鸟月时间为3月10日到4月10日。

■部队

保护候鸟做好三件事

在敬信湿地给候鸟喂食的现场,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圈河边防检查站小伙子们不怕脏、不怕累,成为志愿者中最卖力的一支队伍。

当日,圈河边防检查站共出动了12名官兵,他们从货车上卸下鸟食,又踩着泥泞的田地,将鸟食送到田地里,方便志愿者取用。圈河边防检查站政委武红军告诉记者,爱护鸟类是他们长期以来就形成的习惯,为了保护鸟类,他们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加强教育,教育官兵热爱第二故乡,努力建设第二故乡;第二件是加强宣传,到口岸向过往游客发放宣传资料,仅去年就发放了1000余份。第三件是设立警示牌,倡导人们保护鸟类,保护自己的家园。

■企业

爱鸟护鸟 安利志愿者在行动

在给大雁喂食的现场,一支穿着红色衣服的志愿者队伍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安利(中国)延边分公司珲春志愿者服务队。

这是一支由2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队员都是安利(中国)延边分公司珲春的营销人员。他们用脸盘装满玉米粒,走到田间地头,把粮食撒向荒地,吸引大雁飞来觅食。一位50多岁的金姓员工端着大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们可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了,既能为爱鸟护鸟贡献力量,感受奉献的快乐,还能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服务队负责人刘超介绍:“我们珲春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去年12月份,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公益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能提高大家的爱鸟护鸟意识,还能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还会积极参与。”

■学者

要把“鸟文化”传扬得更好

在给候鸟喂食过程中,记者遇到了珲春市作家协会会员陆续,他1993年开始研究大雁习性,曾在延边大学举办过图们江下游濒危物种讲座。他每年都在珲春市敬信湿地、三家子满族乡等原生态的风景拍照、作诗。

在“爱鸟月”期间,陆续希望,媒体能更多地宣传爱鸟护鸟的相关知识,让珲春市民自发地融入到爱鸟护鸟活动中来。对于如何打造珲春“鸟文化”,陆续说:“传承发扬‘鸟文化’首先要保护好候鸟,今年,珲春市摄影家协会将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候鸟摄影大赛等活动,届时,他将建议珲春市作家协会邀请全国各地作家协会、摄影协会参加。他说,通过多开展活动,我们的‘鸟文化’才能传扬得更好,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家

看鸟最好起大早

3月31日5时许,记者随同鸟类专家朱坤杰赶往敬信湿地。她是珲春鸟类环志站的创建者,已经研究调查敬信湿地鸟类近10年。今年,她想深入湿地,去环志几只野鸭。

所谓环志工作,就是将国际通用的合金环固定在鸟腿上,登记后将鸟放生。通过再次捕捉,获取候鸟迁徙规律等生态信息。

据朱坤杰介绍,每年3月8日,第一批候鸟都会准时抵达敬信湿地,它们是大群候鸟的“先头部队”。3月20日前后,各种各样的候鸟将陆续赶来,达到高峰,届时可以在湿地观察到大雁、野鸭、白鹭等鸟类,其中还能看到小白额雁这种罕见候鸟。这群侯鸟只是来敬信湿地“歇歇脚”,目的地是遥远的西伯利亚,它们将在那里繁殖后代。

她告诉记者,大雁等候鸟喜欢到人烟稀少的海岸边过夜,一大早就飞回湿地,聚集在稻田里或水泡子边栖息觅食,所以看鸟最好起大早。她平时都是凌晨3点多从环志站出发,到湿地观测候鸟的迁徙情况和生活习性的。果然,我们在五道泡水库里看到了数万只水鸟。

■记者

我看到了鸭潮雁海

6时45分,我们站在敬信镇五道泡水库岸边。

湖心聚集着一大片黑压压的鸟群,数万只水鸟争鸣,如马达轰鸣。水库中的那块水域已经解冻,但放眼望去,不见水面,满是密密麻麻的野鸭和大雁,整个湖面有好几个“集团军”遥相呼应。

随着雾气散开,鸭群中起了躁动,成百上千只野鸭轰然跃起,雁阵也集结而来,声势不亚于鸭群。一时间,半空中鸿雁翻飞,野鸭起舞。

这种奇景持续了近20分钟,鸟群才渐渐平息下来,黑压压地盖满冰面。刚才散漫无序的野鸭群此时却“鸭”雀无声,我们都开玩笑说:“野鸭子刚出完早操,现在都回冰面睡回笼觉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