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湿地 >  正文

湿地水鸟:鸻和鹬:环颈鸻

来源:湿地中国 时间:2009-08-29 00:00:00

字号

环颈鸻(王树青摄)环颈鸻 Charadrius alexandrinus;Kentish Plover

体型较小, 嘴短, 体褐色及白色。 体长15cm左右。 上体灰白色,没有条纹和斑点,下体和外侧尾羽为白色;繁殖季节时雄鸟额顶和胸部两侧出现黑斑,并具有黑色贯眼纹,雌鸟颜色淡得多。野外观察时与金眶鸻不论在形态和体色上都很相近,区别在于环项鸻腿是黑色,金眶鸻是黄色,而且飞行时环项鸻具有白色翼上横纹。

常出现在海滩的裸露地带,也见于沿海河流及沼泽地,是典型的“啄—奔—啄”视觉性取食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它们在觅食时要尽可能减少个体间干扰,所以一般单独或以3~5只低密度群分散觅食。 休息的时候则集成30~50只或以上的大群。食物主要是植物茎、种子以及蟹、螺、贝、昆虫类。环颈鸻繁殖期在5~7月份,营巢于稻田中的地上或湖边沼泽草丛,巢穴比较简单,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约为25天。

在全世界分布比较广,美洲、非洲及古北界的南部都有分布。我国西北、中北部,河南,整个华东及华南沿海,包括海南和台湾等地为繁殖地;越冬于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长江下游及北纬32°以南沿海,往往只进行短距离的迁徙。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