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草湖镇,落叶飘零,略显萧条,但产业园区内,机器轰鸣,繁忙异常,却另是一片勃勃生机。
3 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3 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是厂房林立的产业园区。3年的时间,见证了一座园区的崛起与发展,也见证了兵团人的决心与力量。
坐落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四十一团境内的兵团草湖产业园,2013 年年初由兵团批准设立,同年升格为兵团级园区,由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管委会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招商,园区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具有参与向西开放通道建设、发挥节点作用的便利条件,区位优势明显。该产业园产业定位为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纺织业基地,兵团南进和喀什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该园区以棉纺织业和食品饮料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已有12 家企业入驻。
在广东省对口援疆的支持下,兵团草湖200 万锭集纺纱、织布、服装为一体的纺织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建成后,可吸纳5 万人就业。目前,前期的30 万锭已经运营生产,吸纳就业1560 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了将近一半。
产业园区地处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阿克陶县3 县1 市中间地带,毗领周边多个乡镇,少数民族“邻居”众多。产业园区的建成,在周边形成了一个就业市场,有效带动了附近乡镇的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22 岁的阿依古丽·图尔迪,来自疏附县塔什米力克乡,之前是在家种地的农民,而她现在已成了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她高兴地说:“之前在家种地,挣不到什么钱,现在每个月有4000 多元钱,我很满意,比在家种地强多了,随着厂子扩大,以后乡亲们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提供,不仅改变了周边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观念,提高了就业技能,还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这无疑是草湖产业园区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一个路径。
在草湖镇规划图中写着这样一段文字:通过产业集群基地吸纳5 万名外来劳动力就业,以此推动第二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相关产业工人群体,支撑草湖镇发展成15 万名居民左右的示范性现代化小城市,从而支撑并加强三师维稳戍边能力。
近年,兵团“三化”建设如火如荼,草湖产业园是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其蓬勃发展必将重塑三师图木舒克市产业,多年来,以种植业、农牧业为主打产业的三师,也正在实现华丽丽的转身……
如今的草湖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各项配套设施也已完善,不久的将来,这颗戈壁滩上的明珠定将成为兵团向南发展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