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依法向被申请人刘某某开出首张涉茶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对刘某某在自家茶园使用违禁农药“草甘膦”的行为予以制止,在保护“湄潭翠芽”“遵义红”地域商标,护航“干净黔茶”,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12月29日,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乐山市沐川县副县长袁民耀端起一杯茶,用自豪的语调讲述着当地历经14年培育出的紫茶珍稀茶树品种“紫嫣”。对于曾经“靠山吃山”的县而言,“紫嫣”的独特魅力正在渐次绽放。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有“中国毛尖茶都”之称。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悠久的种茶产茶历史,都匀市做强做优茶叶产业,把茶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茶产业已成为带动都匀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
位于海南岛中部生态腹地的白沙黎族自治县近日组织“薄沙绿茶碳足迹工作”专家咨询会,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和院校的专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意味着白沙县推动全省首个茶叶碳标签创建工作走出坚实一步。
发展绿色经济,引领产业振兴。如今的恩施毛坝镇,建成茶园面积10.6万亩,其中有机茶2000亩、绿色认证茶两万亩,培育大小茶叶加工企业153家,茶叶年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突破7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按照“以茶为主、药菌同步、稳粮促牧、林果多元”的思路,以茶产业为主导、药菌林果协同推进,坚持板块化布局、园区化承载、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全产业链支撑,做大骨干强、育优新精特、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版,持续撑起西乡乡村振兴新优势,以产业兴绘就茶乡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全国有超过52%的茶园土壤pH值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而福建省茶园土壤平均pH值为4.04,属于严重酸化土壤。显然,茶园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当前茶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1月1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高端绿茶高峰论坛上,乐山市发布了“峨眉山茶”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