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碳信用额管理公司Rubicon Carbon宣布,字节跳动已购买超过10万吨碳信用额的回收权。这些碳信用额是通过Rubicon Carbon的旗舰碳信用额产品Rubicon Carbon Tonne® (下称RCT)购买。该公司未披露购买的具体金额。
企查查APP显示,林嘉(永济)碳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飞,经营范围包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森林固碳服务;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生态保护区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嘉环科技(603206)旗下嘉环碳智(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宣布启动内部碳市场建设,将逐步开展碳排放数据报送及核查,科学分配碳排放配额,构建抵消机制、内部碳信用机制、交易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上线内部碳市场管理系统,创新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双碳”目标管理体系。今年下半年,公司内部碳市场将试运行开启第一个履约周期,首批纳入控排主体超80家,覆盖约3000万吨碳排放量。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方案》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但落地实施仍需突破数据质量、制度协同与执行细则等瓶颈。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方案的实施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碳排放管理,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同时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以应对未来的气候风险。
近日,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路机”)正式发布碳中和白皮书,系统阐述了公司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中和战略、实施路径及具体实践。白皮书显示,南方路机制定了分阶段的碳中和目标: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达峰;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6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
ESG理念加速渗透实体经济,作为农食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乳制品企业正经历着绿色变革。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行业整体在碳排放信息披露和减碳实践上取得阶段性突破:头部上市乳企的MSCI ESG评级位居行业前列,其中H股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全面细致,A股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降幅超预定目标。
中国价格协会双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有关部委和能源、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以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代表等参会。
8月30日,联想集团发布《2021/22财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报告指出,联想集团承诺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并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在2021/22财年,公司运营直接碳排放已减少15%。
6月21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股份)发布《2021年气候行动报告》。此份报告是中国钢铁企业首份气候行动报告,深入详尽阐述了宝钢碳中和工作中长期目标及行动路径规划,并全面展示了公司绿色低碳产品布局。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上交所发行2022年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发行规模为1亿元,票面利率5%,这是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科技创新公司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