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看“中国小鲵”个头小,却是“古董级”动物
台海网2月27日讯 24日晚,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的黄先生,在深山溪流的石缝中捕“石冻”(棘胸蛙)时,意外捕到一只奇怪动物。“它既能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又能像壁虎一样在地上爬,太奇怪了。”漳州市林业局动管站的林国洪工程师鉴定后,惊奇地发现,这只“四不像”竟然是有着3.2亿年历史的古珍稀动物———中国小鲵。
黄先生说,24日晚上11时左右,他在小溪的石缝里发现了这只奇怪的四脚动物。让同村乡亲们感到惊奇的是,这只“四不像”既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但却有四条腿;像壁虎能在石头上行走,但尾巴却像船桨;像蜥蜴走路大摇大摆,但又没有分叉舌;像“石冻”蝌蚪,但个体又大得多,还会发出奇怪的叫声。记者看到,这只“怪物”体形像娃娃鱼,但个头比娃娃鱼小得多。经测量,它长约16厘米,宽约1.5厘米。它前肢有4指,后肢有5趾,尾基部略圆,往后侧扁,末端呈刀片状。
林工程师告诉记者,中国小鲵最早是一外国人于1889年在湖北宜昌发现的,此后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广东东莞等地也偶有发现,在漳州属首次发现。据了解,中国小鲵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被称为“动物活化石”。1986年,中国小鲵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作者: 廖明生 林国洪 文/图 责任编辑: 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