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交易 >  正文

王乃祥:推动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加强国际碳定价机制话语权

来源:北京绿色交易所 时间:2025-09-03 10:47:56

字号

2025年8月23日,北京 —— 在第七届碳交易市场发展大会上,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承担着激发社会主体减排潜力、探索环境权益多元化交易模式的重要使命。


01.jpg


王乃祥介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作为我国碳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创新引擎,已取得积极进展。自2024年1月22日启动至今,累计成交量超240万吨,累计成交额超2亿元。他强调,我国自愿碳市场在交易活跃度、价格稳定性、市场透明度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国际主要自愿碳市场建设初期水平,充分彰显了我国碳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优势以及自愿碳市场发展的实践效能。


王乃祥指出,国际化是提升我国自愿碳市场效能、活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对自愿碳市场的减排效果真实性、市场透明度和治理有效性等关键要素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自愿碳市场的环境完整性、市场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提到,通过碳市场机制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发挥碳市场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与国际各体系之间持续保持交流对话,共享碳市场建设等有关经验,支持我国主管部门完善跨境碳交易制度体系。


二是持续推动交易信息公开,提升碳交易信息透明度,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努力提升碳交易相关数据质量。


三是配合主管部门做好跨机制、跨体系碳市场信息交流与监管合作,落实主管部门的监管措施,为产生高质量自愿碳信用做好支撑。


02.jpg


我国自愿碳市场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必须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深度融入国际碳市场体系建设,通过标准对接、规则共建、跨境合作,逐步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市场辐射力,推动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自愿碳市场建设。他强调,我国推动自愿碳市场国际化发展须在国际通行规则下,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稳妥推进,在国家主管部门的统筹部署下,进一步提升我国碳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我国在国际碳定价机制中的话语权。


中国的自愿碳市场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信用机制为核心,以国际合作为路径,不断提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碳信用交易体系。通过持续探索和实践,将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贡献更大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