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朱民:碳中和催生以非GDP为导向的新型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财富网 时间:2022-12-15 14:34:49

字号

12月12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世界银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共同召开“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途径”研讨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参与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介绍碳中和转型政策制定的五大原则。


朱民表示,制定碳中和政策,一是必须从“范式转变”的高度和深度设计框架。二是严格落实中央“1+N”政策体系,细化目标、政策到位、改革体制和建立新机制,并使该政策能真正奏效、执行起来。三是强化政府的指导规划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升政府在指引、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公共投资。四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五是进行协调合作,确保安全、协调和平衡转型,这是碳中和进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思考,基于以非GDP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了。”朱民指出,要使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协调发展,提升人类的总福祉变得愈发重要。传统发展范式夸大了物质商品和市场化消费对人类福祉的作用,但碳中和将催生新的发展模式,要求在制定金融政策、技术政策、能源政策时,以反映“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为遵循,充分考虑生产、消费对社会环境的机会成本和收益,而不仅仅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以GDP为衡量指标。


在朱民看来,碳中和本质上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它并不是在市场中自然而然所产生的,而是个全新的目标。因此,在提供、实施这一公共产品的全新进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需要做三件事,一是形成政策框架,二是提供明确的目标、信号,三是给市场透明度。这样的话,私营部门也可以朝着这一方向前进。”


朱民认为,政府需要在早期调动更多的公共资源投资到新能源及相关基础设施中,行动得越早,越可以支持当下及未来的增长。在政府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把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所有政策工具结合起来,同时,仅依靠公共部门也是不够的,还要提供明确的市场信号,通过各类激励措施引领市场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培育市场的碳价。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价格传导机制,但是市场还比较小,不是特别成熟,交易也不是特别活跃。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碳价推动方面,我们必须要将碳交易体系结合碳税等方式,同时鼓励公共部门采用内部的碳应用,把各个机制,包括内部碳的审批等各部门机制联合起来,去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确保给市场的参与者发出强有力的、清晰的信号,给市场参与者以激励,使他们能够往前推进。”朱民表示。


此外,朱民进一步强调,由于推进碳中和流程复杂,中国作为庞大的世界经济体,各个行业、各个区域、各个省之间都有较大的多样性,因此,协调合作也非常重要。做好协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政策,梳理好不同阶段的不同流程,为不同利益提供不同框架,并设计出不同的激励措施,以推动总体机制能够平滑地向前推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