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呼吁多年后,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作为国家级文件,650号通知刚一出台,各方解说和评论便纷至沓来,好评如潮。
近年来,欧美国家以环保的名义集中出台了涵盖技术标准、强制认证、税收补贴、供应链审查、市场准入延迟等严苛复杂条件的一系列政策体系,其本质是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给我国新能源、钢铁等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系统性挑战。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主动减产,既是践行行业自律,也是破局“内卷式”竞争的必然选择。光伏企业“反内卷”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近年来,绿氢制取绿醇项目在国内迎来投资热潮,吸引来自电力、交通、化工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俨然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根据美国环保署最新提议,两项有关燃煤和燃气电站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的限制条例面临废除,这将进一步松绑美国电力行业排放监管,造成美国气候和减排行动“大退步”。
海上风电前景可期,但也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挑战。相对更高的开发和建设成本在前,电价波动、运维难度等系列挑战在后,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阶段的海上风电,应如何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背景下破除“不确定性”?
136号文的出台以及多省电价政策的调整,推动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走向“不确定性”,储能行业站在了商业模式重构的关键点。
近日,《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个以省级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的专项文件,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四川省在规范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我们应对可能出现的动力电池大量退役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5年1-5月,国内太阳能发电(即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97.85GW,同比增长近150%。5月单月的新增装机量更为炸裂,高达92.92GW,经澎湃新闻计算,该数据较4月份大增105.48%,较2024年同期暴涨388.03%。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处于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须完善顶层设计、继续突破技术瓶颈、加大应用推广,推动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