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河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重点发展氢能装备等新能源产业,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
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十五五”期间,全省工业产业结构、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用能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前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近日联合出台实施《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组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以上,力争下降18%。
2023年3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系统观念全力推进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广州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加健全,绿色便捷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国领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行动。到2025年,广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
日前,陕西省工信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扎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3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重要突破,能源结构显著优化,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3%左右;煤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煤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降至55%、60%左右。
日前,山西省住建厅发布《山西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因地制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合理确定设施总体规模和布局,提高生活污水设施处理效率。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到2030年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30%。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共同研究制定《河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到2030年,煤炭消费比重低于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2025年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
3月2日,浙江省经信厅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主要目标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组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
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建材、能源与资源利用等对社会碳减排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