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地区、企业正加快部署,一方面深入推进节能降碳,提高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从而做好工业绿色低碳“加减法”,擦亮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色调。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云南省绿色用电倡议发布会上获悉,自去年4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开出全国首张绿色用电凭证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为省内用电企业开出绿色用电凭证258张,累计溯源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绿色电量折合减排二氧化碳超6800万吨,为云铝、隆基、伊利等企业成功通过国际碳足迹认证、打造“零碳工厂”、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与智慧,蕴藏着一个城市的优势与潜力。近年来,新能源车的快速推广使得城市交通领域减污降碳成效显著,但充电问题一直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难点。为探索破解之道,国网天津电力持续深化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立足行业优势开展创新实践,于去年7月29日建成投运全国首座“近零碳”充电站,将“智”汇于津门湖,以绿为笔勾勒出百姓绿色出行、便捷出行、智慧出行的美丽新蓝图。
昨天(2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乘用车、商用车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及碳排放水平。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7月16日,海南省海口市国投生态环境大厦项目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安装龙骨、衬板、装饰条……施工人员正为安装玻璃幕墙做准备。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是国内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以镇海炼化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链关联100多家化工企业,石化产业占区域经济比重70%。近两年来,宁波市镇海区立足产业特点,以“龙头+产业链”管理理念带动“1+23”无废石化基地建设,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成效显著。目前,镇海区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和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9%。
江苏海陵税务:落实低碳行动 倡导节能降耗
入夏以来,我国部分省份持续高温酷热,同时叠加各地加快复工复产复市,电力需求快速攀升。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7月13日,全国调度发电量达到278.54亿千瓦时,最高调度负荷达到12.22亿千瓦,均创下历史新高。
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40万辆
7月12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人保”)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以“碳索无限 保有可为”为主题,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中国人保贯彻国家“双碳”目标部署、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工作成果。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客户和投资界的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