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要闻 >  正文

基于产业链的中国优势,建设新型能源系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1-06 14:42:38

字号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于新能源等“双碳”转型中的重要产业,会议也指出,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总体而言,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依旧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经济工作,在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过程中,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


中国有机会通过新能源系统发展,站在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前沿,并拥有全球市场。通过发展与完善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建立基于产业链的中国优势。碳中和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低碳减排正逐渐成为全球化的活动。实现碳中和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体现了对世界的责任与贡献,关系到世界各国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各国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可以预见,全球各国未来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抓手大体一致,即通过建设新型能源系统来实现碳中和,利用风电、光伏、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进行替代,配合储能、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氢能和智能电网等其他新兴低碳能源技术。未来能源系统转型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更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由于碳中和的艰难和复杂性,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核心与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是战略和布局规划中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应当加速在新能源全产业链相关领域的布局。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新能源系统技术方面的差距并不大,但在整体产业链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中国可以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领跑者,把握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需要时间积淀,因此对于潜在的低碳技术需要尽早布局研发和应用推广,尽可能不受制于现有争议而搁置。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链,补足产业链薄弱环节,确保产业链完整性与稳定性,未来中国才会有足够的竞争力围绕碳中和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和开拓国际市场。届时中国企业将不仅拥有国内市场,还有潜力去发掘广阔的全球市场,书写中国产业的新篇章,在产业和技术上真正地站在世界发展前沿。中国优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实力是产业形成的基础,清晰稳健的产业政策是产业成熟的动力,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后盾。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将会助力碳中和进程中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先立后破”建设新型能源系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能源领域的产业发展,也要重视安全性问题。欧洲能源危机案例充分说明,一旦能源供给出现问题,国家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能源利用很可能会“开倒车”,这将持续增加低碳转型成本,同时影响社会各界对碳中和的积极态度。以此为鉴,中国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将能源安全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转型道路。


具体而言,中国能源转型需要立足于煤电,传统煤电通过灵活性改造以减少利用小时数的方式逐渐为风电、光伏让出空间,同时继续作为保障性和调节性电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新型能源系统建设的“先立后破”。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最高效、最年轻的煤电机组,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比超过九成,服役年限平均不足12年,60万千瓦以上机组服役年限普遍低于10年。新型能源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煤电转型这一问题,这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随着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绿色化转型,风电、光伏的发电比例也将不断提高。此时,面对风电、光伏高比例接入带来的不稳定冲击,煤电作为电力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可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充足。“先立后破”意味着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同时,采用降低利用小时数而非直接拆除煤电的手段,逐步实现煤电的退出,将发电主力过渡给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届时,煤电将作为服务电源参与调峰,并作为后备能源保障极端情况下的能源供应,同时借助CCUS技术实现净零排放。如此既能降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对能源系统的不稳定性冲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能以较低的成本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对煤电设备与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路径。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