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高吉喜:大力推动“五基”协同监测体系构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2-10-20 15:11:01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是生态系统保护的重点。其中,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我国的制度创新,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


那么,生态保护红线在制度创新和模式转变方面有哪些特点?“五基”协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以下简称“五基”协同体系)在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


图为高吉喜近照。受访者供图


生态保护红线是一种制度创新


“生物多样性听起来是对物种的保护,其实更主要的是对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只要生境保护好了,物种通常就能保护好。”高吉喜介绍说。


“生态保护红线被认为创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与制度。从科学角度讲,它是保护方式与模式的转变;从国家政策讲,它是一种制度创新。”高吉喜认为。


“生态保护红线的创新和意义在于,扩大了保护地的范围,更加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实现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高吉喜接着说道,“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限制不符合生态功能保护的产业准入,限制有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人类活动,这一做法和国际上通行的NBS做法高度契合,创新丰富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模式。”


同时,生态保护红线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不再单独设置管理机构,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尽可能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各地对生态保护红线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总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占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总面积的1/4。


“五基”协同体系能够“看清”保护区内的一只野生动物


作为提出者和设计者,高吉喜为“五基”协同体系的建成倾注了许多心血。谈及设计初衷,高吉喜深有感触。


“现有卫星存在空间分辨率与重访周期相互制约的问题。”高吉喜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像米级分辨率的卫星,重访周期至少在1个月以上,而重访周期短的卫星,大多空间分辨率在公里级以上。”


因此,仅依靠现有卫星,难以实现对生态环境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测,从而导致在对生态环境监测中,出现“事后诸葛亮”的现象。“也就是说,很多生态破坏都是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被发现,这给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高吉喜表示。


通过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巡护监测车和地面观测设备五种监测手段协同监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高吉喜向记者解释道:“你可以想象一下,观测一个区域时,光从天上看不行。那么我就在天上看的基础上,把地上跑的、空中观察的,科学有序地部署进去。各个手段优势互补、协同应用,形成近实时360°高精度监测,监测周期可以达到半小时,监测精度可达到亚米级。在这一精度下,我们能看清保护区内的一只野生动物。”


对于“五基”协同体系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作用,高吉喜也颇有信心。


“五基”协同体系作为一种全新监测理念和技术体系,能够及时监测和发现人类干扰活动。“实时监测进入生态保护红线的人员、车辆等移动目标,以及放牧、采伐、旅游等人类活动,定期监测红线内及其周边存在开发建设活动,支撑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的监管与执法。”高吉喜说。


同时,在服务生态状况精细化评价、针对性开展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区域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提升科学研究技术水平方面,“五基”协同体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对生态保护进行了系统的长期部署


“我国对生态保护进行了系统的长期部署,既有制度上的统筹安排,也有保护修复上的具体措施,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高吉喜从3个方面向本报记者进行了介绍。


首先是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修复等。


“这些工程的实施,对保持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我们要继续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高吉喜说。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保护地体系。目前,我国已经批复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


第三是完善植物园体系建设。我国启动了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将我国自然状况下最本真、最有代表性的物种和生态环境保护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举措。”高吉喜表示,卫星中心也会继续建好用好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以5年为周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更新完善监管与台账数据库。同时,持续大力推动“五基”协同监测能力构建,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一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采访最后,高吉喜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一名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未来,我也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科研人的一份力量。”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