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大气 >  正文

PM2.5两项指标为江西“双第一” !赣州上半年“气质”再提升

来源:中国环境网 时间:2022-07-14 09:56:44

字号

“我们会同专家团队每日分析市、县指标余量空间,常态化执行数据盯控、响应处置措施,做到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机制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力争做到污染即时‘清除’,成效每日‘结算’。”江西省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谢兆倩在介绍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取得好成效时说。


截至6月30日,赣州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分别优于第二名(景德镇市)、第三名(抚州市)4、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0%,绝对值和下降率实现江西“双第一”;优良天数比例96.7%,空气质量在高水平上实现进一步改善。


同时,赣州全市19个纳入考核的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5个县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各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94.5%—100%之间,其中5个县为100%。


今年以来,赣州实现中心区“提质”和县(市、区)“提量”的双目标,全域空气质量再提优,赣州是如何做到的?


“纵向+横向”工作机制,形成全域防控合力


4月6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赣州市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预测当日存在臭氧超标风险。巡查督查组发现,章贡区地委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一处外墙刷漆作业未落实错峰作业要求,随即将问题移交给赣州市城投集团以及章贡区。


收到问题线索后,赣州市城投集团联合章贡区及时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实施污染即时处置、问题闭环管理,整改完成后下一小时此站点臭氧浓度数据下降明显。


“我们做到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纵向到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一指挥、高效调度、网格管理。”谢兆倩告诉记者。


赣州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市县两级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机制,常态化实行“预警预报、形势分析、分级响应、反弹提醒、复盘分析”等举措。出台了《乡镇(街道)组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方案》,乡镇(街道)参照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机构设置,增设环保网格员,进一步压实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另一方面,赣州做到合力“横向到边”,完善联防联控体系。在现有机制基础上,会同市属有关国有出资监管企业及中石化、中石油企业共商臭氧管控方案,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面商。


“收到市指挥部应急管控通知及有关要求后,针对其中的错峰装卸油要求,我们担心油品保障供应不上。对此,市指挥部会同有关专家结合我们加油站点分布情况进行面商,详细指导我们制定差异化装卸油计划,在应急管控期间有效平衡了污染减排和民生保障两方面要求。”中石化赣州石油分公司安环部负责人说到。


“人防+技防”精准治理,优化科学治气体系


扬尘污染属于易发、频发、复发的重点大气污染问题,这也是赣州市大气巡查督查组的主要工作重点。


在今年的日常巡查中,赣州市大气巡查督查组发现,位于章贡区民生路旁一房屋建设工地抑尘设施不足、措施不到位,现场扬尘污染严重。同时,市指挥部也接到沿街经营户对这一问题的投诉,经有关部门多次督促整改后仍然存在类似问题。


对此,市指挥部办公室对章贡区政府下发问题移交清单,要求限期整改,并对问题进行跟踪,及时了解信访人意见。投诉人表示在相关部门介入后,建设工地的喷淋、雾炮等设施均能够按要求配备并开启,现场扬尘明显减少。


赣州市坚持“人努力”,积极开展“零点夜查”、交叉检查,发现并移交属地及有关部门共计183个大气污染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印发5批次问题清单,实施跟踪督办、销号整改。


坚持严格执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上半年全市查处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案件47起65.85万元,查处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案件326起115.11万元,查处餐饮油烟污染案件21起10.1万元,查处超标排放柴油车、非道路机械203台。


另一方面,赣州坚持“精准施策”,上半年安装1000台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天地车人”一体化管车体系逐渐形成,建成颗粒物组分监测网、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站,污染溯源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坚持惠企帮扶,赣州市对5个工业废气污染深度治理项目补贴资金2664万元,对188家企业实行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管理,超额完成2021年度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为优质项目腾出总量空间。


“常态+应急”管控战略,积极应对污染天气


今年5月1日,市指挥部会同驻点管家团队预测,5月4—7日,赣州市中心城区有较大臭氧超标风险。


对此,市指挥部于当日发布臭氧污染预警信息,及时调度市中心城区五区及有关部门执行应急错峰要求。期间,市指挥部每小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及管控建议,结合风向、湿度、温度等气象条件,与有关部门会商研判,动态化调整管控重点区域、重点措施。


5月4日赣州市中心城区臭氧日均浓度138微克/立方米,成功保住优良天气。


这是赣州市实施“长线管控”的一个案例。


赣州市进一步优化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制定“常态化”到“强化”再到“应急”三阶段管控策略,使单次应急管控期再提前3天—5天,调动各地各责任部门加快进入应急状态,最大限度减少本地污染源排放。按照“一日预测、一日对策”要求部署防控措施,在预警信息解除后,保持常态化管控措施不松懈,指导、调度推迟作业的工程、工序在气象条件相对有利时加快完成作业。


赣州市还坚持以臭氧污染问题为导向,组织对全市重点涉气行业企业开展绩效分级工作,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入企宣传工作。针对南康区家具企业废气治理,制定南康区家具企业VOCs治理攻坚帮扶方案,持续推进水泥行业、短流程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


下一阶段,赣州市将充分发挥通报提醒考核机制的作用,对全省、全市排名连续靠后,以及年度目标任务未达时序进度的县(市、区)采取工作提醒、问题通报、约谈问责等措施,督促指导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整改方案、攻坚措施,做到边督边改,推动实现市县环境空气质量“全达标”。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