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与环保结缘,为环保添加绿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有哪些变化?
制度创新助力京津冀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助力京津冀区水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与发展议题。随着“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通过和实施,各国纷纷加大治理力度,力求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实现双赢。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率先响应并开展了系统性政策部署。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载光阴流转,源于浙江余村的思想星火已燎原成神州大地的磅礴实践。“两山”理念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组数据看“两山”理念引领下的山河蝶变。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年的日子。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探索凝聚共识、指明路径。
作为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1500多种鸟类,其中候鸟超过800种,占比超过一半。迁飞挑战重重,如何守护“永远在路上”的候鸟?
《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13日发布,从即日起至9月15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同时,也会带来前所未遇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
据估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可供开发利用的达20亿至30亿千瓦,接近甚至超过100个三峡水电站。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财政部近日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一喷多促”,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促稳产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11日通过邮件通知媒体,已在网站发布关于基孔肯雅热的健康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基孔肯雅热,降低传播风险。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海上养殖业转型升级,“蓝色粮仓”日渐充实,大国饭碗更加丰富。“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全球塑料污染严重危及自然环境、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各方应立即采取行动,协力应对挑战。
英国环境局1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国家干旱小组”已将英格兰当前的缺水情况定义为“国家重大事件”。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10日共同发布《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深入阐释了“两山”理念的理论创新、中国实践以及全球价值,引发中外专家热议。
受气候变化影响,2014年至2016年,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洋热浪,海水温度在较长时间内高出历史平均水平2℃至6℃,引发了从浮游生物到鲸鱼的全方位生态系统崩溃。
法国南部科比埃山区正遭遇一场迅速蔓延的野火,已造成一名女性死亡,9人受伤,近2000名消防员正奋力扑救。据新华社消息,这场大火自法国南部奥德省5日下午燃起,强风推动火势迅速蔓延,迅速扩散至内陆地区。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近日将宣布,美国将加快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计划。这是达菲今年被任命为代理局长以来主导的首项重大举措。
《柳叶刀》最新研究揭示,塑料污染已构成一场席卷全球的“无声危机”——从珠穆朗玛峰山顶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超80亿吨塑料碎片正在渗透地球每个角落,而人类为此付出的“健康代价”每年高达1.5万亿美元。
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气候给欧洲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英国《金融时报》3日报道称,接踵而至的热浪推高电力需求,空调使用量飙升令电价大幅上涨,但电力设施因天气原因严重承压,不少电厂被迫暂停生产。
根据今年7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湿地展望》,受土地用途变化、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上升与极端水文事件频发等因素影响,全球湿地正以年均0.52%的速度流失,这一趋势延续所带来的生态风险已十分明显。
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30日发生8.7级地震,为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受此次强震影响,太平洋沿岸多国发布海啸预警或警报,多地观测到海啸波。堪察加半岛在哪里?地震原因是什么?影响几何?
近日,由国家林草局规划院负责编制、全国森林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南》(LY/T 3427-2025)获准发布,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颁布《核电站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令2025年第4号),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的节能降碳工作需要,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
为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要求,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力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修订形成《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提升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办法》已经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