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巨大潜力,探索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新路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气候因素是造成今年全球森林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今年全球多国出现罕见高温,而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高温干旱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圈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必须由森林良好的生长来保障,其核心是森林可持续经营。”9月6日,在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绿色碳汇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森林可持续经营如何有效提高山西碳汇增量。
王轶名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ESG切实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收益。他建议中国企业进一步了解ESG议题,并把它量化、建立体系,获得优秀的成绩,进而获得更多海外资金长线买入,这也是另一种程度的避免被“卡脖子”。
城市能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工业与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其中电力碳排放占城市碳排放总量的41%,工业与建筑碳排放占城市碳排放总量的约31%,交通运输碳排放占城市碳排放总量的约38%。从全局层面系统科学谋划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促使城市全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8月29日下午,作为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林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翁文林围绕“林业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从源头治污走到了系统化的生态治理。同时,中国探索实践也具有世界意义。嘉宾呼吁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正在加速的现实,并且加速构建碳减排的方法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绿色消费转型,推动全社会的共同气候行动,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居民用电负荷也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多份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支持虚拟电厂(VPP)建设。那么,被频频提及的虚拟电厂究竟是何“秘密武器”?它能缓解社会高峰用电紧张吗?
“2023清洁能源科技资本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在致辞中表示,“‘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能量的消耗,这是一个刚性关系。”因此,在他看来,双控一定要科学,这也是为何我国逐渐从能耗双控过渡到碳排放双控的目的。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有哪些国际碳市场经验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