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探访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酉阳县)油茶产业基地,见证了酉阳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融通产业链,走出一条小茶苗种出百亿元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酉阳之路。
11月15日,以“福满四海 茶香世界”为主题的2023年(第四届)海丝茶文化论坛在武夷山市开幕。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华人、海内外茶界专家学者、茶企茶商、青年网红代表等逾200人,齐聚万里茶道起点城市,叙茶缘,话茶事,谋茶业。
11月1日,作为第22届中国茶圣节暖场活动的径山茶国际茶叙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径山镇举办,来自泰国、巴基斯坦、英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学专家和国内茶叶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体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径山茶宴,品味千年禅茶滋味,感受中国茶文化哲学,开展茶文化互鉴交流合作。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17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今夏的销售额估计和去年冬天差不多吧。”把喝茶的淡季做成旺季,李伟说,全靠这些茶馆老板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学习心态。
日前,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516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内容,答复龙献文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国茶产业科技投入的建议。
在安徽省茶产业结构中,春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全年总产量45%的产量,贡献了全年80%的总产值。但这也恰恰反映出,夏秋茶效益过低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文件落实农业强省建设“七个提升工程”,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加快构建陕南茶区名优绿茶、优质红茶和关中茶区茯茶加工产业带,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茶。湖北省鹤峰县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点”,多年以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许多企业都端起了“茶叶碗”,当地14万群众吃上了“茶叶饭”。现在,鹤峰县茶园面积近40万亩,茶叶经营主体1100家。
随着恩施玉露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黄连溪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茶,涌现出19家小型茶叶加工厂,成为恩施玉露重要的原料基地。截至6月底,全村今年茶叶收入突破3000万元,人均增收97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