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中午,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第一梯队12名队员成功登顶,在珠峰8830米架设了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为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进一步加强国有储备土地(以下简称储备土地)资产管理,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土地储备有关信息,维护所有者权益,自然资源部对储备土地监测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
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结合现有污染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工作,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为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提供支撑保障。
春回大地暖,备耕正当时。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十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强决心,为广大农民群众送来了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在2月23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杨东旭副研究员带领课题组一直在忙——利用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取得的观测数据,他们在分析计算全球碳汇和碳排放时空分布的新结果,讨论我国碳汇变化趋势。“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颗卫星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优化未来卫星的设计”。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主战场在雪上,其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小海坨山上,共7条雪道,全长21公里,落差约900米。然而,延庆冬奥场地地理条件特殊,大规模的人类工程活动会对周围生态和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障冬奥场地安全,迫切需要全面覆盖的隐患排查和险情早期识别预警。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强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监测支撑。《规划》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将更加成熟定型。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随机抽出20个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每个单位随机检查一个工程测量项目。另对2020年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的2个甲级资质单位进行整改情况复核。
目前,200个监控点的数据都已接入云南省智慧水利云平台,与各河湖管理单位共享;并通过“全景+固定”、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构建全天候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分析智能化的视频监控体系,实现河湖智慧化管理。
碧绿的叶片泛着光泽,在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科研团队通过胚性细胞诱导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公认的木兰科等顽拗型种子保存难题,还让不少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具备了培育成景观植物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