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增城立足于高品质地理标志和地方特色品牌集聚发展、地标总量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的优势,以地理标志保护运用为抓手,大力推动荔枝产业提质发展。目前,增城荔枝品牌价值达24.8亿元。
宁夏牛羊肉、奶制品、冷凉蔬菜等农产品畅销国内外,葡萄酒也声名鹊起,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紫色名片”。如今,宁夏已成为我国最大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和酒庄酒产量最多产区,“葡萄美酒夜光杯”从诗中走向生活。
5月的甘肃平凉市静宁县,果园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随着苹果套袋的关键时节来临,全县各乡镇的果农们纷纷抓住晴朗天气,在果树间穿梭忙碌,为青涩的果实披上“保护衣”,勾勒出一幅“夏季管理促丰收”的田园画卷。
消费者心目中的“水果贵族”价格大幅下降不仅引发消费者热议,更折射出产业格局、消费心理与供应链变革等多方面的深层变化。
从最初的零星栽植,到如今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助力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印台苹果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产业传奇。
人民银行铜川市分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果业发展中心召开了铜川市果业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积极打造“铜果贷”普惠金融品牌,促成14家金融机构与17户企业达成1.19亿元融资意向。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从苹果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苹果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小苹果,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产业。
南果梨是辽宁海城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海城的味觉符号,海城也是全国南果梨生产第一县,年产25万吨,行销全世界。
如今,“白水模式”辐射到了全国30余个苹果主产县,从实验室技术攻关到田间增收实践,科技之力正催动一方果业焕发新生。
近日,记者从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获悉,全国首个水果行业碳足迹团体标准《葡萄碳足迹核算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准的发布为葡萄产业提供了统一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