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由于供需错配,从多晶硅到组件,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行业龙头隆基绿能在2024年度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在这种行业状况下,破“内卷”成为行业的焦点。
6月23日晚间,嘉澳环保(603822.SH)披露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已经是嘉澳环保近五年里第二次被立案调查,理由同样是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光伏与储能产业间形成了协同共生的发展关系,有了更多的可能,光储融合正在重塑新能源发展格局。光储融合领域呈现出多元融合态势,不仅不同企业间积极开展合作,企业内部也在加速整合资源。
从2022年果断扩张N型产能,到2024年电池出货量位居世界前列,钧达股份下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果断布局,迅速成长为全球头部电池企业之一。
2024年10月18日,中国资环集团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企业主责为资源循环利用。成立半年多来,中国资环集团进行了哪些探索?
宁德时代(300750.SZ)登陆港股三周后,另一家锂电龙头亿纬锂能(300014.SZ)亦启动赴港二次上市计划。亿纬锂能称,二次上市将进一步提高其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近日,乙烷市场受到相关波动,相关产业链产生影响。作为塑料、化学品及能源领域的关键原料,乙烷供应趋紧直接推高下游生产成本,行业分析师预计,行业洗牌或将加速,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头部企业将在本轮调整中占据先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池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心脏”,进入2025年以来,决定这一“心脏”成本和性能的关键——正极材料市场步入了冰火两重天。
曾号称计划投入百亿元扩产的棒杰股份(SZ002634,股价3.90元,市值17.91亿元),将迎来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