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等举措,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9月2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年会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次年会以“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绘就湾区绿美新画卷”为主题。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研究员钱立华发表了主题为“新蓝图下绿色金融发展新挑战与新机遇”的主题演讲,她表示,新机遇方面,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正在为我国美丽中国建设、全面绿色转型、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提供有利支持;新挑战方面,推进产品碳足迹和绿色供应链金融将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发挥重要作用。
9月2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年会在广州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通过视频致辞,深入阐述了绿色金融在中国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位与未来发展蓝图。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均在全球名列前茅,对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际上形成了良好的实践样板和示范效应。
距离“双碳”目标提出已有四年时间。四年来,公募基金积极助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相关产品逐步壮大,绿色主题基金的规模当前也已超900亿元。从近四年数据来看,绿色主题基金整体规模波动上涨,2024年上半年末规模对比2020年末更是大幅上涨。
距离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已经过去4年时间。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4年来,减碳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站在金融行业角度来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又有哪些重要的方向?
今年以来,上市股份行紧随国有大行步伐,以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动绿色理念融入业务经营,奋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上半年绿色信贷规模呈现出蓬勃增长态势。例如,截至今年6月末,招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92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5.85亿元,占公司贷款总额的19.8%;光大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034.05亿元,增长28.57%。在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上市股份行亦在绿色债券、绿色理财、绿色租赁等多层面布局发力,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美丽中原建设。9月13日,记者从河南省委金融办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保障作用,《河南省绿色金融产品手册》日前正式发布。该手册收录了全省金融机构113个融资产品,便于广大企业更直观、更高效地了解金融产品特点、条件等。
9月18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发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2023年ESG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报告期内共计出资69.9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金额超500亿元。在投向上,截至报告期末,约72%资金投向双碳领域,28%资金投向生态环保领域。
在绿色金融产品领域,中国已建成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与绿色债券市场。截至今年6月,绿色贷款余额达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绿色债券余额为1.99万亿元,累计发行超过3.7万亿元,主要为光伏、风电、电动车、电池等纯绿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为加快绿色转型,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加强与生态环境、发展改革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合作,指导金融机构丰富绿色转型金融产品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企业节能、减排、降碳、减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同比增长3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