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沙海明珠”走上生态振兴路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坐落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秋季,空气里弥漫着瓜果的甜香。皮薄肉厚的唐王古瓜脆甜爽口,晶莹剔透的葡萄皮薄汁多,粉白透红的水蜜桃香甜可口,紫黑饱满的西梅酸甜软糯……
图木舒克市如同一颗明珠,镶嵌于茫茫沙海。曾经,狂风时起,图木舒克市黄沙漫天。如今,这里绿树成荫、山清水秀。转变源于两个字——治沙。
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坂山工业园附近,新疆腾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员工马国庆守护着2000亩芦竹基地。“在沙漠里种芦竹,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滴灌带运行畅通,让每一棵芦竹都能精准‘喝’到水。”马国庆说,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曾经每逢大风天气,扬起的沙尘就会席卷图木舒克市。从前几年的小规模试种,到今年大规模种植2000亩芦竹,最大的底气来自充足的水资源和先进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图木舒克市在芦竹试验种植基地积极探索“治沙+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创新采用中水回用与菌草种植的生态耦合技术。利用达坂山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灌溉,通过芦竹种植发挥治沙的生态功效,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微风拂过,已长到一人高的芦竹发出“沙沙”声响,远处鸟儿在枝头跳跃欢唱。
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图木舒克市种植业环境也不断优化。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四连与沙漠仅一路之隔。几年前,果农许影国和家人种植了不到5亩地的葡萄,因风沙侵袭,虽到挂果期,产量却一直不佳。
许影国摸索着在房前屋后、果园四周种植白杨树,并在每棵果树下建立滴灌系统,将水肥按配比精准滴入果树根部。
“风沙对果树的伤害小了,果子的品质提高了。”今年,他家果园里玫瑰香和夏黑两个品种的葡萄进入成熟季后,除了订单式销售给周边商超,葡萄园还接待游客观光采摘。
“周末,有的家庭到这里吃住玩一天,体验沙漠、果园、农田的独特风景,果园的收入不再单纯靠卖葡萄了。”许影国说,今年的收入明显比往年好,果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强生态保护,让图木舒克成为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
目前,图木舒克市建成区内城市绿地面积达903.46万平方米,绿地率42.66%,绿化覆盖率43.58%,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150.5万平方米,形成了人行步道林荫化、道路绿地公园化、公园绿地功能化的园林绿化体系,为打造美丽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章笑笑在图木舒克市工作生活多年,这几年城市的变化让她倍感欣慰:“以前小区附近‘脏乱差’的空地、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的地方,现在都栽花种草,变成了‘口袋公园’,有山有水、有桥有亭,城市成了市民的‘会客厅’。”
章笑笑所说的“城市会客厅”,有一串亮眼的数字:目前图木舒克市已建成公园29处,其中综合公园2处、社区公园8处、专类公园6处、游园13处,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18.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5.2%。
通过实施“公园+文化”“公园+运动”“公园+科普”等建设,图木舒克市民出门见绿、移步进园、处处有景。
除了城市绿化,图木舒克市还不断加大对天然林、草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近期,永安坝北库开闸泄水,将叶尔羌河的水流引入100多公里外的哈拉坤胡杨林区,100万亩胡杨林迎来新一轮生态补水。
防火、禁牧、禁渔及相关宣传引导,让图木舒克的鸟类和动植物数量显著增加,区域风景愈发秀丽宜人。
2018年至2024年,永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种类从219种增至257种,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安家,2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此繁衍生息;野生植物中,2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蒋云龙 张桂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