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市场 >  正文

光伏产业向好拉动POE需求增长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22-12-28 11:19:11

字号

12月26日晚,鼎际得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石化科技拟投资98.68亿元建设聚烯烃弹性体(POE)高端新材料项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已有东方盛虹、万华化学、诚志股份等上市公司布局POE产能。


业内人士表示,POE有更好的水汽阻隔率和更好的耐候性能、抗PID能力,光伏N型TOPCon电池和双面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将显著拉动光伏级POE粒子需求,预计2023年光伏POE需求有望达到30万吨以上。


国产化进程加速


鼎际得公告显示,POE高端新材料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0万吨/年POE联合装置、30万吨/年α-烯烃装置、25万吨/年碳酸酯装置、400Nm3/h电解水制氢装置等。项目分两期实施,总建设周期为5年。


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投建POE产能。12月13日,万华化学公告称,拟投资176亿元在烟台工业园实施乙烯二期工程,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其中包括2×20万吨/年POE装置。


11月29日,东方盛虹公告称,三级控股子公司盛景新材料拟在连云港石化基地投资建设POE等高端新材料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0万吨/年POE装置、30万吨/年丁辛醇装置、3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项目总投资97.30亿元。


8月30日,诚志股份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华青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投资建设POE项目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预计投资金额分别约为40亿元和8亿元。


诚志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我国POE消费量主要来源于进口。万华化学也表示,国内POE、超高压电缆绝缘材料(XLPE)等高端聚烯烃产品基本被国外垄断。鼎际得表示,国内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和电子化学品等诸多领域自给率仍然较低。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进口POE为63.99万吨,同比增长8.6%;进口金额为14.16亿美元,同比增长48.74%。


不过,目前上市公司正加速POE国产化进程。9月28日,东方盛虹宣布旗下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中试装置成功实现POE催化剂及全套生产技术完全自主化。万华化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POE产品已经完成中试,计划在2024年建成投产。卫星化学表示,公司自主研发α-烯烃,解决POE原料限制,连云港石化年产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预计在今年底完成建设并进行调试和试生产。


POE材料性能优异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产业成为国内POE需求的最大市场,需求比例为40%,其次是汽车市场,占比为26%。


公开资料显示,POE胶膜是光伏组件核心辅材封装胶膜的一种,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能力和离子阻隔能力,水汽透过率仅为EVA的1/8左右,且其分子链结构稳定,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今年以来,N型TOPCon电池逐步开始规模应用,POE以其更好的水汽阻隔率与更好的耐候性能、抗PID能力,与N型TOPCon电池有更好的适配性。部分TOPCon组件企业较早就开始选择和导入POE胶膜,目前POE胶膜的渗透率在20%左右,预计伴随TOPCon电池继续放量,POE胶膜渗透率会相应加速提升。


国信证券光伏行业分析师薛聪在2022第九届光伏聚合物国际大会上表示,双面双玻组件多采用POE膜。“很多双玻组件光伏电站业主在招标阶段指定采用POE膜,加之双玻组件份额持续提升,长期看好POE膜的渗透率。”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POE胶膜以及共挤型EPE(EVA-POE-EVA)胶膜合计市场占比为23.1%,测算对应POE需求约为14万吨,预计2023年光伏POE需求有望达到30万吨以上。随着高效组件渗透率提升,预计POE在光伏领域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