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监测 >  正文

工业废水处理与水质监测自动化平台:环保科技的革新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时间:2025-05-13 16:34:43

字号

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工业废水排放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长期不规范的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致使大量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便排入自然环境,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愈发迫切的时代,工业废水处理与水质监测成为关键议题。近日,薛丽娟凭借其研发的 “工业废水处理与水质监测自动化平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水数量庞大且成分复杂。从石油、煤化工到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行业,废水所含的特征污染物不仅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还成为制约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与监测方式,依赖大量人力操作,效率低下且准确性难以保证,已无法满足当下环保要求与企业高效运营的双重需求。在此背景下,薛丽娟投身于相关技术研发,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高效处理与精准监测于一体的自动化平台。


薛丽娟研发的这一平台,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展现出强大的功能优势。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处理工艺。例如,针对化工园区废水处理难题,引入微气泡增效高级氧化技术以及功能微生物定向调控生物增强技术,这使得废水处理效能相较于同类技术提升了 30% 以上。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并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成功攻克了化工园区废水安全排放治理的 “卡脖子” 技术,填补了有毒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空白。同时,平台能够依据不同行业废水的特性,自动调整处理参数,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废水处理。


水质监测方面,平台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对工业废水水质的实时、全方位监测。在管网节点、企业废水排放口等关键位置布设在线监测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废水的各项水质参数,如酸碱度、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等。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模块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管理人员在总调度室的大屏上便能对工业废水是否达标排放、生产设备是否安全运行等情况一览无余。一旦水质出现异常,平台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自动启动水样采集程序,留存证据以便后续分析处理。此外,平台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长期积累的水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为企业提供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帮助企业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优化废水处理流程。


目前,该平台已在宁夏宏远祥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宏远祥在引入该平台后,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了 50% 以上,急性毒性削减率达 90% 以上,出水水质不仅达到了园区接管标准,还符合美国 EPA 工业废水毒性排放标准。同时,通过平台对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循环水等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程序控制,企业实现了 “生产监控一幅图、全厂水量一张表”,实时监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情况,及时预警设备隐患,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营的安全性与效率。而且,相较于传统处理与监测方式,该平台的应用大幅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与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薛丽娟研发的平台意义深远。它不仅为单个企业解决了工业废水处理与监测难题,还为整个工业领域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随着该平台的推广应用,有望推动工业废水处理与水质监测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目标,助力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薛丽娟表示未来将继续对平台进行优化升级。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处理能力与监测精度,拓展其在更多复杂工业废水处理场景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环保技术的融合,如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水质数据的安全共享与监管,为工业废水处理与水质监测领域创造更多的价值。相信在像薛丽娟这样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工业废水处理与水质监测技术将不断创新发展,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为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供稿人: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