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宁夏频道9月14日电(记者 黄会清)14年来,他是中国唯一被评为“全国治沙英雄”的劳模,他还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他既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他还有太多的荣誉。但他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播绿治沙。他就是王有德,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白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
王有德的治沙事迹早已声名远播:20多年来,他带领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干部职工完成治沙造林32万亩,控制流沙36万亩,经营管理面积由2000年以前的25.9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47万亩,固定资产由1985年以前的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020万元,林木资产达到6380多万元。多种经营创收10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也由1985年的1200元增长了10倍,达到了12000元,实现了“让职工富起来,让沙漠绿起来、使林场活起来”的三赢。
当记者见到王有德时,他的气色很不好,一看就是工作累的。但是一谈起治沙,他便滔滔不绝起来,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带着记者到沙海中实地查看,记者看到,高达几十米的沙山,已被密密麻麻的草方格锁定,草方格中已顽强地长出绿苗来。
5年前,记者亲眼看到白芨滩林场大泉站黑山以西的沙漠还集中连片,令人生畏,现如今已几乎被植被覆盖。眼前所见,深感王劳模真是一位实干家。再偷偷打量眼前的劳模,他的容貌俨然就是一部治沙史。他的相貌普通得比西北农民还要土,他有一双因常年栽树而变得骨节粗大的手,他的皮肤被塞上强烈的阳光烤成古铜色。
晚上一起吃饭时,劳模已十分疲惫,饭没有吃几口,只喝了一杯啤酒,饭后又与记者聊了一会天,我们看他太累,就请他早些去休息。王有德走后,又召集林场干部开会,直到午夜12点多。
据林场职工讲,王劳模经常开会到深夜、到凌晨,是新时期的铁人。常言道年老体衰,可是他的工作力度却与年龄成正比,今年他的工作计划比上一年几乎翻倍。
王有德真是铁人吗?据了解,他随身带着安定片。被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折磨的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吃一把药。他的左眼已经接近失明。
王有德总是说,我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让沙漠绿起来了,一件事是让职工富起来了。
治沙的辛苦劳作不言自明,更难得的是治沙的经济问题如何解决。据记者了解,治一亩沙需要180元左右,而国家拨款补助只有60元,赔本的事业怎么干?
王有德自有高招,多年来,他带出来的队伍搞绿化绝对是高手,他带领队伍参与城市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用挣来的钱再反哺治沙。有的职工说,治沙这么赔钱,不如少治些沙,挣来的钱干些别的岂不是更好?王有德说:“我挣钱是为了治沙,我这辈子就是为治沙而生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