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科研 >  正文

创新模式发展苹果产业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19-12-04 13:47:16

字号

甘肃省宁县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六盘山扶贫重点县,因地理和气候条件符合优质苹果生产7项指标,宁县成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

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2018年产量60万吨、产值3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275元,带动947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今年宁县脱贫摘帽,苹果产业功不可没。

为了让贫困户100%融入苹果产业体系,宁县推行“331+”模式。通过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的利益共同体,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机制。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创新资源配置和经营方式。在一个品牌下建立统一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什么?与党建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相结合。

宁县按照现代理念推动苹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在苗木繁育上,发展先进的自根砧、中间砧和双矮苗木,建成良种基地2万亩,年出圃4600万株以上,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自根砧矮化密植苹果基地,荣获“2017年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被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基地建设上,紧盯高端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以适宜栽果区域全覆盖为目标,计划2020年建设基地55万亩以上。在生产服务上,组建县乡服务队19个、协会4个、咨询机构8个,建成生产服务、农机服务和农资服务合作社157个,统一培训,全生产周期服务。在贮藏加工上,建成贮藏企业28个,年贮藏生鲜果品30万吨,建成加工企业16个,年生产浓缩果汁、精细粉5万吨,建成国内首条欧盟标准水式输送分拣线,年分拣能力50万吨。

在果品营销上,线下在一线城市设立营销中心7个,在全国22个大型超市直销,与国内外200多家经销商长期合作,线上发展网店、微商2000多户。在品牌打造上,完成绿色、出口、3A、有机、GAP等认证面积15.3万亩,荣获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奖项23个。

 为了让企业和农户“无后顾之忧”发展苹果产业,宁县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防风险体系。

针对自然风险,果园全部搭设防雹网、安装防霜设备,全部购买苹果灾害保险。“331+”苹果企业每年按纯利润的5%提取风险保障金,保证灾害年份分红;针对经营风险,严格按照现代股份制企业运作,对“331+”苹果企业管理、财务监督落实第三方审计、评估等制度。成立县现代苹果产业服务中心跟踪服务,出台《村级集体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管理办法》《贫困户入股资金管理办法》,保证入股资金安全;针对市场风险,加快果品贮藏和加工企业建设,购买苹果“期货+价格保险”。若苹果滞销时,龙头企业与全国20多个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启动“三个零利润”(贮藏、在线销售、快递零利润)模式,解决采后集中上市、销售中价格不稳定的问题。

作者:甘肃省宁县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