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环保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以提高青少年环境素养,普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目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体验和实践活动,并在基地建设和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体现环境友好理念的场所。西溪湿地通过精心准备,积极申报,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创新务实的科普教育工作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2012年3月,西溪湿地成为“中日技术合作环境教育基地试点单位”,开设了面对中小学生的“开启绿色自然教育计划”西溪户外环境教育项目,也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以“保护湿地,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理念,突出了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利用西溪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由水、鸟、树和池塘四个篇章组成,将学校的自然课搬到了大自然中,让中小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素养。此外项目还将湿地科普站点、科普游线与课程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自项目启动以来,共有3万余人来西溪湿地体验了项目课程。
西溪湿地在主推户外环境教育项目的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一是以湿地日、生态日、环境日、爱鸟周等生态类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展板展示、书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形式,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丰富教育产品。二是加强与学校、社区、环保团体、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全年开展杭州市中小学校第二课堂、“走进西溪”科普实践活动、大专院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公益性工作,接待来园体验者近6万人,受教面不断扩大。三是不断“走出去”交流学习。组建了以一线导游、科研人员、志愿者为主力的科普宣讲团,到学校、社区开展义务讲座,5000余人受益西溪湿地的科教宣传。
下一步,西溪湿地将充分发挥科普展教功能,结合当下时代和社会关心的环境问题,增设更多丰富多彩的户外环境教育课程,组建“环境友好使者”西溪环保志愿者队伍,加强人员保障;并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进行宣传,不断扩大西溪湿地科普宣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条独具西溪特色的环境教育之路。
(吴 妍)